六诏天西南,惟滇号最钜。
残元历数尽,遗孽犹虎踞。
帝悯绝塞民,使命驰风尘。
彼昏不奉诏,虔刘我信臣。
皇赫斯怒命黔宁,艨艟巨舶浮昆明。
昆明水涸歼长鲸,碧鸡金马入我版图四海平。
六诏天西南,惟滇号最钜。
残元历数尽,遗孽犹虎踞。
帝悯绝塞民,使命驰风尘。
彼昏不奉诏,虔刘我信臣。
皇赫斯怒命黔宁,艨艟巨舶浮昆明。
昆明水涸歼长鲸,碧鸡金马入我版图四海平。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对六诏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的历史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明朝皇帝的威严与决心,以及对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的深切关注。
首先,“六诏天西南,惟滇号最钜”两句,以“六诏”指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点明了地理位置的偏远与重要性。“滇号最钜”则暗示了该地区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和规模。
接着,“残元历数尽,遗孽犹虎踞”两句,通过对比元朝的衰亡与六诏地区残存势力的坚守,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预示了明朝对这一区域的征服。
“帝悯绝塞民,使命驰风尘”两句,展现了明朝皇帝对边疆人民的关怀,派遣使者前往,意图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纷争,体现了仁政思想。
然而,“彼昏不奉诏,虔刘我信臣”两句揭示了六诏地区统治者的顽固与抵抗,使得明朝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派遣军队进入该地,显示了明朝政府面对挑战时的坚决态度。
“皇赫斯怒命黔宁,艨艟巨舶浮昆明”两句,描述了明朝军队的强大与行动的迅速,使用“赫斯怒”形容皇帝的愤怒与决心,同时“艨艟巨舶”形象地展示了海军力量的雄厚,而“浮昆明”则暗示了对六诏地区的控制与征服。
最后,“昆明水涸歼长鲸,碧鸡金马入我版图四海平”两句,以昆明湖为背景,象征性的描述了战争的结果——敌方势力被彻底消灭,昆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及整个国家版图的统一与安宁。其中,“长鲸”作为敌方势力的象征,被“水涸”所消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的最终到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朝时期对边疆治理的决心与策略,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的渴望,以及对和平稳定的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手法,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镜湖荷花发,耶溪菱叶生。
送君何所之,去作西江行。
西江大藩地,卓荦多豪英。
文能绚云汉,武能壮于城。
浩荡吴楚间,颓波障东倾。
凤凰不妄集,梧桐匪空荣。
行行勿惮远,亹亹崇令名。
巍巍乎,大海之西,浙河之东!是曰会稽,夏后所封。
吞云吐雨隔躔次,阖辟光景调春冬。
地平天成五千载,职贡长与中华通。
洞天石室神仙宫,香炉紫气腾芙蓉。
禹穴窈窕潜蛟龙,玉书金简今无踪。
但见苍松翠柏,晻暧闭白日,猿狖叫啸生悲风。
卧龙何蜿蜒,向之离立如孩童。
上有朱甍碧瓦,缥缈浮玄穹。
流星穿窗月挂户,下视水木光玲珑。
多年不见尝胆处,野花自落莓苔中。
绿蘋香飘杨柳浓,渔舟一叶波溶溶。
黄冠贺老巳寂寞,澹烟细雨空青枫。
雁山狂客意匠工,能以翰墨偷天功。
对此使我心神融,便欲筑室依巃嵷。
短衣瘦策寻葛洪,咽服石髓餐晴虹,翩然远逐浮丘公。
不须怀古意惨戚,伯夷绮季俱蒿蓬。
《题界画卧龙山楼阁图》【元·刘基】巍巍乎,大海之西,浙河之东!是曰会稽,夏后所封。吞云吐雨隔躔次,阖辟光景调春冬。地平天成五千载,职贡长与中华通。洞天石室神仙宫,香炉紫气腾芙蓉。禹穴窈窕潜蛟龙,玉书金简今无踪。但见苍松翠柏,晻暧闭白日,猿狖叫啸生悲风。卧龙何蜿蜒,向之离立如孩童。上有朱甍碧瓦,缥缈浮玄穹。流星穿窗月挂户,下视水木光玲珑。多年不见尝胆处,野花自落莓苔中。绿蘋香飘杨柳浓,渔舟一叶波溶溶。黄冠贺老巳寂寞,澹烟细雨空青枫。雁山狂客意匠工,能以翰墨偷天功。对此使我心神融,便欲筑室依巃嵷。短衣瘦策寻葛洪,咽服石髓餐晴虹,翩然远逐浮丘公。不须怀古意惨戚,伯夷绮季俱蒿蓬。
https://shici.929r.com/shici/ExIsJIKeG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