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习豫南太史闽中二首·其一》
《寄习豫南太史闽中二首·其一》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飒飒双鸣鹤,集彼玉树林。

凌风振逸响,各有九霄心。

如何乖羽翼,形影互飞沈。

君滞炎海上,我栖梁父阴。

伫立望川梁,江路迥且深。

岂无一札书,飞鸟不怀音。

眷彼越乡叹,感此年岁侵。

一为同心谣,涕下沾衣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开篇以“飒飒双鸣鹤”起兴,借鹤的鸣叫象征着友情的呼唤与共鸣。鹤集于“玉树林”,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高洁的情操和纯洁的友谊。接着,“凌风振逸响”描绘了鹤在风中振翅飞翔的景象,暗喻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遥远,但心灵相通,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理想。

“各有九霄心”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友人志向高远,渴望达到更高的境界。然而,“如何乖羽翼,形影互飞沈”则揭示了现实中的阻隔,两人虽然心存向往,却因种种原因无法相聚,形影相吊,孤独而沉寂。

“君滞炎海上,我栖梁父阴”两句,通过空间上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所处环境的关切与无奈。炎海与梁父阴,分别象征着炎热与寒冷,暗示了生活的艰难与挑战。诗人虽身处不同的环境,但心系彼此,相互牵挂。

“伫立望川梁,江路迥且深”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遥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江路的“迥且深”不仅指地理上的距离,也隐喻了情感上的隔阂与挑战。

“岂无一札书,飞鸟不怀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尽管有书信可以传递消息,但似乎连飞鸟都不愿带去友人的问候,暗示了沟通的困难与情感的难以传达。

“眷彼越乡叹,感此年岁侵”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年岁的侵袭不仅指的是时间的流逝,也是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感叹。

最后,“一为同心谣,涕下沾衣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相隔万里,心中的那份默契与理解依然如初,泪水不禁滑落,浸湿了衣襟,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以及对友情、时间和距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宫词

曲槛无人花乱开,都梁烧尽日西颓。

年年剩得腰如柳,空看昭阳舞队回。

(0)

嘉靖宫词八首·其八

十五宫娥鬓发清,霓裳初着性偏灵。

百花丛里春风静,学诵玄门诸品经。

(0)

题画二首·其二

涓涓石濑鸣,两两江鸳语。

回溪无人来,桃花照春渚。

(0)

石室

连日深山雪,春寒扑岩坞。

石室不关门,风枝滴残雨。

(0)

隔江望灊山

大江汩汩来何穷,汉武射蛟江水中。

波涛闪闪荡西日,犹疑妖血留腥红。

潜岳峰高隔江坞,碧馆琳宫雾撑拄。

英风冥漠不可扳,晓雨神堂闹秋鼓。

(0)

庸庵招同香山游览竟日

是处秋光俨画图,长安西笑未为孤。

濯缨溪水歌清浊,落帽山风意有无。

著我此间忘岁历,劳人心事半江湖。

盘冈十八矜腰脚,尚许回车觅坦途。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