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山重重,桥下水淙淙。
已无车马至,未许烟云封。
春老斜风竹,秋深细雨松。
不因閒送客,谁续虎头宗。
桥上山重重,桥下水淙淙。
已无车马至,未许烟云封。
春老斜风竹,秋深细雨松。
不因閒送客,谁续虎头宗。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首句“桥上山重重,桥下水淙淙”,以“重”字形容山之高峻,以“淙淙”之声渲染水之潺潺,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接着,“已无车马至,未许烟云封”,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仿佛世间的喧嚣与尘埃都已被隔绝在外,只剩下这份纯净与自然。
“春老斜风竹,秋深细雨松”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细微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春日的微风吹过竹林,秋夜的细雨滋润松枝,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生命力与和谐之美。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也暗示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热爱。
最后,“不因閒送客,谁续虎头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传承的珍视。在闲暇之时,诗人或许会邀请友人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延续着某种精神或艺术的传承。这句话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艺术或文化的传承的重视,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松篁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描绘以及对友情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此生谩与蠹鱼同,白发难收纸上功。
辅嗣易行无汉学,玄晖诗变有唐风。
夜长灯烬挑频落,秋老虫声听不穷。
多少故人天禄贵,犹将寂寞叹扬雄。
烟郭云扃路不遥,怀贤犹恨太迢迢。
长松夜落钗千股,小港春添水半腰。
已约病身抛印绶,不嫌门巷似渔樵。
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祗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