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隐者》
《寄隐者》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烟郭云扃路不遥,怀贤犹恨太迢迢。

长松夜落钗千股,小港春添水半腰。

已约病身抛印绶,不嫌门巷似渔樵。

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0)
注释
烟郭:烟雾笼罩的城市。
云扃:云雾缭绕的门扉。
太迢迢:非常遥远。
钗千股:形容长松落叶繁多。
小港:狭小的河流。
印绶:古代官员的印信和系印的丝带,象征权力。
渔樵:渔夫和樵夫,代指隐居生活。
渭滨:渭水之滨,代指姜子牙隐居之地。
南阳卧:像姜子牙那样在南阳隐居。
寂寥:寂静、孤独。
翻译
烟雾缭绕的城郭近在眼前,但怀念中的贤人却似乎遥远无比。
深夜里长松落叶如千股钗,春天的小港水位上涨仿佛到了半腰。
我已决定抛下病弱之躯和官印,不介意居所简陋如渔夫樵夫一般。
如同渭水边的姜子牙隐居南阳,如果与我们这些同类相比,更是寂寞无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寄隐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贤士的怀念。

"烟郭云扃路不遥,怀贤犹恨太迢迢。"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自然景象。"烟郭"指的是远处的城郭笼罩在轻柔的烟雾之中,而"云扃路"则暗示着通往隐逸生活的道路并不遥远。但诗人仍旧怀念那些贤士,感到遗憾的是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似乎太过漫长。

"长松夜落钗千股,小港春添水半腰。"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恬淡的隐逸生活图景。"长松"和"小港"构成了一个幽深静谧的环境,而"夜落钗千股"和"春添水半腰"则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与自然更新的感觉。

"已约病身抛印绶,不嫌门巷似渔樵。" 这两句诗透露了诗人自己因为生病而减弱的身体状况,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尽管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但诗人并不嫌弃那种类似于渔樵(古代指隐居的人)的门庭若市的景象。

"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最后两句诗中,"渭滨晦迹"暗示着一种深藏不露的生活状态,而"南阳卧"则指向了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南阳。这里诗人通过自我与他人的比较,表达了自己对于那种更为寂寞、更为隐逸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贤士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华山题王母祠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0)

无题

近知名阿侯,住处小江流。

腰细不胜舞,眉长惟是愁。

黄金堪作屋,何不作重楼。

(0)

人欲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0)

赠徐三十

春满南宫白日长,夜来新值锦衣郎。

朱排六相助神耸,玉衬一厅侵骨凉。

砌竹拂袍争草色,庭花飘艳妒兰香。

从今不羡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

(0)

杂曲歌辞.别离曲

行人结束出门去,马蹄几时踏门路。

忆昔君初纳綵时,不言身属辽阳戍。

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

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

不如逐君征战死,谁能独老空闺里。

(0)

向展右背,长伸左足。峻角一支,潜虚半腹。

已放则留,无垂不缩。分若抵背,合还并目。

似侧映斜,似斜附曲。覃精一字,工归自得。

盈虚统视联行,妙在相承起伏。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