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南宫白日长,夜来新值锦衣郎。
朱排六相助神耸,玉衬一厅侵骨凉。
砌竹拂袍争草色,庭花飘艳妒兰香。
从今不羡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
春满南宫白日长,夜来新值锦衣郎。
朱排六相助神耸,玉衬一厅侵骨凉。
砌竹拂袍争草色,庭花飘艳妒兰香。
从今不羡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
此诗描绘了春日南宫的繁华与夜晚宴会的情景。"春满南宫白日长"表明春光充足,日光明媚,时间似乎在悠长地流淌;"夜来新值锦衣郎"则转折至夜,宴会之中,主人公身着华丽的锦衣,与宾客共享欢乐。接下来的"朱排六相助神耸"和"玉衬一厅侵骨凉",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朱红与玉白)描绘了宴会中的奢华与冷清两重境界。
在后半段,诗人写道:"砌竹拂袍争草色,庭花飘艳妒兰香"。这里通过对园林景物的细腻刻画,如竹、草和兰花,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兰花独特的情怀。
最后两句"从今不羡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反思。"乘槎客"指的是古代仙人乘槎(一种神木)升天的传说,诗人借此表达自己不再羡慕那些追求超脱世俗、企图成仙之人的境界。而"曾到三星列宿傍"则透露出诗人对星辰宇宙有一番深刻体会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差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既有豪华宴会,又有冷清幽静自然景色的画面,同时也流露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现实的思考,是一首集豪放与婉约于一体的佳作。
谁怜东坡老,独看南海灯。
故人隐山麓,燕坐销床棱。
人生天运中,往返成废兴。
炎起爨下薪,冻合瓶中冰。
赖有不变处,寂如方定僧。
建城亦岩邑,灯火高下层。
头陀旧所识,天寒发鬅鬙。
问我何时来,嗟哉谷为陵。
幸此米方贱,日食聊一升。
夜出随众乐,餔糟共腾腾。
东方书生多愚鲁,闭门诵书口生土。
窗中白首抱遗编,自信此书传父祖。
辟雍新说从上公,册除仆射酬元功。
太常弟子不知数,日夜吟讽如寒虫。
四方窥觇不能得,一卷百金犹复惜。
康成颖达弃尘灰,老聃瞿昙更出入。
旧书句句传先师,中途欲弃还自疑。
东邻小儿识机会,半年外舍无不知。
乘轻策肥正年少,齿疏唇腐真堪笑。
是非得失付它年,眼前且买先腾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