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结束出门去,马蹄几时踏门路。
忆昔君初纳綵时,不言身属辽阳戍。
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
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
不如逐君征战死,谁能独老空闺里。
行人结束出门去,马蹄几时踏门路。
忆昔君初纳綵时,不言身属辽阳戍。
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
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
不如逐君征战死,谁能独老空闺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别离曲》。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悲伤和无奈,以及对过去选择的反思。
"行人结束出门去,马蹄几时踏门路。" 这两句描绘了告别的情景,行人的脚步声和马蹄的声音即将打破家中的宁静,预示着离别的紧迫感。
"忆昔君初纳綵时,不言身属辽阳戍。" 这里诗人回忆起与妻子的初遇之时,对方没有提及自己是边关戍守,这表明了对现实状况的无知或避免面对现实。
"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 诗人似乎在责怪自己的计策,既然知道会有今天的分别,那么为什么要结成眷属?
"男儿生身自有役,不得误我少年时。" 这句表达了对命运无奈的接受,同时也强调了个人的责任感和对年轻岁月不应虚度的态度。
"不如逐君征战死,谁能独老空闺里。" 最后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愿意为了所爱之人牺牲生命的悲壮情怀,同时也表现了对孤独老去命运的不甘和抗拒。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情感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唐代士人在战争频繁、离别常态化背景下的复杂心理状态,是一篇充满力量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