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纵横结客场,山中读礼罢含香。
青萍解赠秋如水,白璧投来夜有光。
篱下寒花供月露,天涯落雁带风霜。
问君何日燕山去,枚马如云迟建章。
蓟北纵横结客场,山中读礼罢含香。
青萍解赠秋如水,白璧投来夜有光。
篱下寒花供月露,天涯落雁带风霜。
问君何日燕山去,枚马如云迟建章。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留别薛公仪》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薛公仪在蓟北广阔而陌生的环境中告别的情景。首句“蓟北纵横结客场”展现了环境的辽阔和旅途的艰辛,暗示了离别的背景。接下来,“山中读礼罢含香”写诗人或许在山中研读礼仪后,带着沉思与敬意与友人交谈,气氛庄重。
“青萍解赠秋如水,白璧投来夜有光”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青萍剑喻指友情深厚,如秋水般清澈;白璧则象征珍贵的礼物,夜晚仍有光芒,表达了对薛公仪的赞赏和珍视。诗人以物寄情,寓意深远。
“篱下寒花供月露,天涯落雁带风霜”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篱下的菊花在月露中显得清冷,远方的大雁在风霜中飞翔,寓言着各自将面临的艰难旅程。
最后两句“问君何日燕山去,枚马如云迟建章”直接询问薛公仪何时能离开此地,前往燕山,表达了对友人早日实现抱负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与薛公仪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分别的感慨。
车马竞清夜,人物秀三楚。
登临得免俗,兹楼岂时睹。
同来两稚子,冠者亦四五。
落落俱可人,颇亦厌歌鼓。
山月出未高,潜鳞动寒浦。
樯灯接疏星,夺目粲不数。
魏侯转物手,百好趋就叙。
得句未肯吐,秀气出眉宇。
水净纳行影,山空答脩语。
夜气稍侵肌,鸟骇去其侣。
清游岂有极,喜事戒多取。
投静未免喧,于今岂非古。
永怀寂寞人,南北忘在所。
横岭限鱼鸟,作书欲谁与。
情生文自哀,意动足复伫。
凭槛共一默,望舒已侵午。
堤沙泥尽未及尘,江波不动风生纹。
虎头鱼尾不知数,朱旗一点来奔云。
春容已老有馀态,祓禊虽古无前闻。
踏青摸石修秘祝,落日带雨催行人。
听诗对月两不厌,颇觉过目徒纷纷。
君不见天宝杜陵翁,屈宋才堪作近邻。
秦郎百好俱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
巧作松身与镜面,借美于外非良质。
潘翁拜跪摩老眼,一生再见三叹息。
了知至鉴无遁形,王家旧物秦家得。
君今所有亦其亚,伯仲小低犹子侄。
黄金白璧孰不有,古锦句囊聊可敌。
睿思殿里春夜半,灯火阑残歌舞散。
自书细字答边臣,万里风尘入长算。
初闻桥山送弓剑,宁知玉碗人间见。
夜光炎炎冲斗牛,会有太史占星变。
人生尤物不必有,时一过目惊老丑。
念子何忍遽磨研,少待须臾图不朽。
明窗净几风日暖,有愁万斛才八斗。
径须脱帽管城公,小试玉堂挥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