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0)
注释
春牛:即土牛,古时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气,第二年立春再造土牛,以劝农耕,并象征春耕开始。
春杖:耕夫持犁杖而立,杖即执,鞭打土牛。
也有打春一称。
丐:乞求。
春工:春风吹暖大地,使生物复苏,是人们将春天比喻为农作物催生助长的农工。
肉红:状写桃花鲜红如血肉。
春幡:春旗。
立春日农家户户挂春旗,标示春的到来。
也有剪成小彩旗插在头上,或树枝上。
春胜:一种剪成图案或文字的剪纸,也称剪胜,以示迎春。
天涯:多指天边。
此处指作者被贬谪的海南岛。
杨花:即柳絮。
翻译
牵着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风无限,来自海上。于是请来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红染得像肉色红。
竖立春天的绿幡,剪成春天的彩胜。一阵春风,吹我酒醒。此地不像海角天涯,卷起的杨花,颇似雪花。
鉴赏

这首宋词《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是苏轼在海南儋耳(今海南省儋州市)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词中通过“春牛春杖”、“无限春风”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春风拂面带来的温暖。诗人乞求春神赋予大地更多的色彩,让桃花红得如同熟透的肉色,形象生动。

“春幡春胜”描绘的是春天的节日装饰,而“一阵春风吹酒醒”则流露出诗人微醺的状态,春风不仅吹醒了他,也吹散了他的醉意。最后两句“不似天涯,捲起杨花似雪花”,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却感受到春天的亲切,杨花虽不如故乡的雪花那样洁白,但在眼前飘舞,也足以慰藉他的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明快的语言,细腻地捕捉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春倚

春倚枝头怅旧新,那堪水石更粼粼。

书空已悟从前事,问影偏怜此日身。

饮涧可知麋性乐,餐霞转觉道情亲。

泉声悬树涓涓响,崖畔谁来方隐沦。

(0)

渔舟词

日高一网破浪去,日暮一笛冲烟来。

东西南北但随意,绿蘋红蓼相徘徊。

放歌风吹断还续,惊起鸬鹚宿。

得鱼换酒不换钱,醉拥壶瓶酣睡足。

(0)

次韵答郭正夫招同诸公入陶社之作二首·其一

柴桑日月剩遗民,手揽江离泣累臣。

白社那邀采药客,青门旧识种瓜人。

一身费许登山屐,万事悲馀漉酒巾。

岂是攒眉违夙约,祇妨无处问渔津。

(0)

署中感事呈吴梅里

远愧糠秕前列居,劳薪何幸借吹嘘。

萍飘作客八千里,瓠落为郎一载馀。

自觉刚肠妨启事,羞将冷眼溷除书。

风雷亦感生成德,敢怅清时雨露疏。

(0)

次韵答萧次圭中秋见怀之作

霜拥丹枫落满城,溪星耿耿一灯明。

怀人惨澹逢秋月,对酒疏狂忆晚晴。

远树欲遮银汉色,凄风忽断玉箫声。

知君正有登楼兴,不浅应同此夕情。

(0)

捣衣曲

日日高楼上,含愁捣旧衾。

一声随去雁,万里急寒砧。

此际穿针恨,他年织锦心。

不为征戍妇,谁识别离深。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