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琼娇额涂黄,为谁种作秋风蕊。
寒香半露,绿帏深护,犹闻十里。
山麝生脐,水沈削蜡,一时羞避。
向钱塘江上,中秋月下,有人暗寻遗子。
不奈书生习气。对群花、领略风味。
骚人已去,欲纫幽佩,重为湘酹。
天赋风流,友梅兄蕙,舆桃奴李。
向明窗棐几,纤枝未老,眼明如水。
智琼娇额涂黄,为谁种作秋风蕊。
寒香半露,绿帏深护,犹闻十里。
山麝生脐,水沈削蜡,一时羞避。
向钱塘江上,中秋月下,有人暗寻遗子。
不奈书生习气。对群花、领略风味。
骚人已去,欲纫幽佩,重为湘酹。
天赋风流,友梅兄蕙,舆桃奴李。
向明窗棐几,纤枝未老,眼明如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无咎的《水龙吟·其六》。诗中通过对女性装饰和香气的描述,展现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和怀念之情。
“智琼娇额涂黄,为谁种作秋风蕊。”这里描写的是女子在镜前细心地涂抹着黄色的妆容,仿佛是为了迎接秋天的微风而盛开的香气花朵。通过这种描写,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寒香半露,绿帘深护,犹闻十里。”诗中这几句传达了一种隔绝与遥远的感觉,即便是在严密的保护下,香气依然可以飘散得很远。这不仅描绘了香料的浓郁,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牵挂。
“山麝生脐,水沈削蜡,一时羞避。”这里通过山麝(一种香料)的生长环境和水沉削蜡的过程,表达了一种内心深处的羞涩与逃避。这可能是诗人对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不满或退缩。
“向钱塘江上,中秋月下,有人暗寻遗子。”这几句诗转换了场景,将视角投射到了夜幕下的钱塘江畔,在中秋明月之下,有人在寻找着逝去的时光或是失散的人。这里传递了一种深切的怀旧情感。
“不奈书生习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书卷气息的无奈,这可能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规律和束缚的一种无力感。
“对群花、领略风味。”这里的意思是面对众多的花朵,去领会它们各自的风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脱世俗,寻找心灵寄托之所。
“骚人已去,欲纫幽佩,重为湘酹。”这几句诗中,“骚人”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位文学家,也就是屈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怀念,以及想要重新品味那份清风亮节的愿望。
“天赋风流,友梅兄蕙,舆桃奴李。”这句话中,“天赋风流”指的是天生丽质或是自然而然的才华。诗人提到了几位历史上的文学家或贤士,表达了一种想要与古人交朋友、共同分享雅致情怀的情感。
“向明窗棐几,纤枝未老,眼明如水。”最后这几句诗中,“向明窗”可能是指在一个明亮的窗前,而“棐几”则是一种坐具。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宁静与从容,即便是在岁月的流转中,也依然保持着清晰和纯净的心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香料以及古人文风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感和怀旧之情。
玉缕青葳蕤,结为芳树姿。
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
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
饮柏泛仙味,咏兰拟古词。
霜风清飕飕,与君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