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东门子城,古道二五折。
破石蹶荒丘,云是故元碣。
烧柳发柔条,卧槎吐红节。
石沟注涓水,寒鉴泻空洁。
燕女竞游骖,罗袜带春雪。
梅花堆鬋髻,波影动文缬。
青山酣远客,新鸟困啼舌。
红尘视此地,如秽与迷迭。
汲泉烹一杯,肺腑沁香冽。
不惜看频频,可消奔竞热。
出东门子城,古道二五折。
破石蹶荒丘,云是故元碣。
烧柳发柔条,卧槎吐红节。
石沟注涓水,寒鉴泻空洁。
燕女竞游骖,罗袜带春雪。
梅花堆鬋髻,波影动文缬。
青山酣远客,新鸟困啼舌。
红尘视此地,如秽与迷迭。
汲泉烹一杯,肺腑沁香冽。
不惜看频频,可消奔竞热。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袁宏道在明朝时期游览满井时所见的自然风光和内心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满井周边的景色,从古道、荒丘、柳树、梅花到清澈的泉水,以及生机勃勃的鸟儿和来往的游人,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
首句“出东门子城,古道二五折”,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路径,古道曲折,引人入胜。接着,“破石蹶荒丘,云是故元碣”两句,通过破石和荒丘的描绘,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增添了几分沧桑感。随后,“烧柳发柔条,卧槎吐红节”则转向对春天生机的赞美,柳树抽出嫩芽,木头也显露出红色的纹理,充满了生命力。
“石沟注涓水,寒鉴泻空洁”描绘了山间溪流的清幽景象,水从石头缝隙中缓缓流出,映照着天空的倒影,显得格外纯净。接下来,“燕女竞游骖,罗袜带春雪”通过燕女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热闹氛围,她们穿着轻盈的罗袜,在春雪覆盖的大地上嬉戏。
“梅花堆鬋髻,波影动文缬”则将视线转向梅花,它们如同女子的发髻,点缀在枝头,而水面的波光则映射出精美的图案,增添了画面的美感。最后,“青山酣远客,新鸟困啼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青山仿佛在欢迎远方的客人,新鸟的啼声似乎也因喜悦而略显疲惫。
“红尘视此地,如秽与迷迭”对比了外界的喧嚣与满井的宁静,突出了此处的超脱与纯净。而“汲泉烹一杯,肺腑沁香冽”则是诗人亲自体验并表达的感受,一口清泉不仅解渴,更让心灵得到了洗涤。“不惜看频频,可消奔竞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以及从中获得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满井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心灵宁静的渴望。
风暖传柑夕。望云楼、水晶帘捲,蟾光乍挹。
妆点星桥春色好,万朵金莲堪摘。
渐九陌、游人初集。
箫管踏歌声远近,只含愁、独向花阴立。
疏影淡,暗香袭。寻梅问柳无消息。
忆当时、轻车宝马,灯红月碧。
不似而今心绪懒,对景反成凄恻。
枉赢得、鲛绡泪湿。
火树银花还是旧,叹悲欢、离合人非昔。
回首处,总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