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山三题·其一观莲亭》
《东山三题·其一观莲亭》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青泥藏化育,红粉看芬芳。

照水有馀态,乘风无限香。

晚来花独盛,暑后雨声凉。

不著故不染,走盘珠自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观莲亭所见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莲花之美与自然之韵。

首联“青泥藏化育,红粉看芬芳”,以“青泥”与“红粉”对比,隐喻着生命的孕育与绽放,青泥象征着泥土的深厚与生命的孕育,红粉则象征着莲花的鲜艳与芬芳,表达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颔联“照水有馀态,乘风无限香”,进一步描绘莲花在水中的倒影与随风飘散的香气,通过“照水”与“乘风”,展现了莲花的动态美与香气的弥漫,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颈联“晚来花独盛,暑后雨声凉”,描述了傍晚时分莲花盛开的景象以及雨后的清凉,通过时间的变化,强调了莲花在特定时刻的特别之处,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尾联“不著故不染,走盘珠自忙”,以莲花的洁净与忙碌的珠子形成对比,表达了莲花虽处污浊之中却能保持清白的品质,同时珠子的忙碌也象征着生活的繁忙与活力,寓意着即使身处纷扰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积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莲花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莲花的美丽与生命力,更蕴含了对自然、生命以及道德品质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雨后独登拟岘台

高城断处阁横空,目力虽穷兴未穷。

燕子争泥朱槛外,人家晒网绿洲中。

谁能招唤三秋月,我欲凭陵万里风。

更比岘山无湛辈,论交惟是一枝筇。

(0)

秋雨三首·其二

赤日黄尘势已穷,凄风苦雨却匆匆。

盛衰默定见天造,寒暑密移成岁功。

柯叶凋零无茂木,羽翰憔悴有羁鸿。

谁知病客悲秋意,尽在空阶点滴中。

(0)

芳华楼夜饮二首·其一

春风射雉苑城旁,走马还来入醉乡。

夜暖酒波摇烛焰,舞回妆粉铄花光。

浮生一笑常难必,此乐它年未易忘。

莫作五陵豪侠看,奚奴归路有诗囊。

(0)

贺新郎·其四用前韵再赋

肘后俄生柳。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右手淋浪才有用,闲却持螯左手。

谩赢得、伤今感旧。

投阁先生惟寂寞,笑是非、不了身前后。

持此语,问乌有。青山幸自重重秀。

问新来、萧萧木落,颇堪秋否。

总被西风都瘦损,依旧千岩万岫。

把万事、无言搔首。

翁比渠侬人谁好,是我常、与我周旋久。

宁作我,一杯酒。

(0)

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三

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

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

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0)

竹枝歌

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

乘龙上天去无踪,草木无情空寄泣。

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扣水求屈原。

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

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

招君不归海水深,海鱼岂解哀忠直?

吁嗟忠直死无人,可怜怀王西入秦。

秦关已闭无归日,章华不复见车轮。

君王去时箫鼓咽,父老送君车轴折。

千里逃归迷故乡,南公哀痛弹长铗。

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欢呼。

当时项羽年最少,提剑本是耕田夫。

横行天下竟何事,弃马乌江马垂涕。

项王已死无故人,首入汉庭身委地。

富贵荣华岂足多,至今惟有冢嵯峨。

故国凄凉人事改,楚乡千古为悲歌。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