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菊覆畦,青蕊著枝时。
蕊少花方好,浑消三两枝。
秋来菊覆畦,青蕊著枝时。
蕊少花方好,浑消三两枝。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菊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
“秋来菊覆畦”,秋天到来,菊花覆盖着田地,展现出一片金黄的色彩。这句诗通过“覆”字,生动地描绘了菊花在秋季的繁盛景象,仿佛整个田地都被菊花所覆盖。
“青蕊著枝时”,菊花的青色花蕊点缀在枝头,为金黄色的花朵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著”字,形象地表现了花蕊与枝条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画面之美。
“蕊少花方好”,诗句表达了对菊花花蕊数量不多的欣赏。在诗人看来,菊花的美丽并不在于花的数量,而在于花蕊与花瓣之间形成的和谐与精致。这种审美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浑消三两枝”,最后一句以“浑消”形容,似乎在说,即使只有三两枝菊花,也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不需要繁多的花朵来衬托。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菊花品质的赞美,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简单与纯粹的美好往往能给人带来更深刻的触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菊花的高洁之美。
太匆匆。悔十年读律,万轴付尘封。
鹤迓人归,云扶梦住,杜门春扫残红。
喜奎壁、星明故国,十三州、脱剑尽歌风。
一代名臣,千秋绝学,都在书丛。
犹记鸳湖作宰,看诸生衮衮,门庆登龙。
桃李阴成,嫏环秘泄,文光十丈腾虹。
最珍重、缥缃世业,展生绡、依旧古香浓。
应笑鲁论半部,学究冬烘。
武林沈母,论阃仪、端第一流人物。
桓氏少君梁德曜,犹恨多名少福。
夫品耆英,子才王佐,古史伊谁匹。
令仪堆积,不能写尽湘帖。
忽然鸾驭仙游,白云缥缈,瞻望匪风急。
三凤一胞毛羽戢,梁父孤吟抱膝。
锦诰何期,素车乍驱,哀痕何时极。
山路纡絗,衣冠粲粲如雪。
云琐吴山,重阳近、满城风雨。
层楼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伫。
采菊有谁忘世虑,催租底事妨诗句。
纵乌巾、潦倒不禁秋,犹能赋。村隐隐,牛羊路。
烟冉冉,蒹葭渡。是几番兴废,几番今古。
世乱可堪逢节序,身闲犹有余风度。
且凭高、呼酒发狂歌,愁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