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董校书秋香十咏·其五删菊》
《和董校书秋香十咏·其五删菊》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秋来菊覆畦,青蕊著枝时。

蕊少花方好,浑消三两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菊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

“秋来菊覆畦”,秋天到来,菊花覆盖着田地,展现出一片金黄的色彩。这句诗通过“覆”字,生动地描绘了菊花在秋季的繁盛景象,仿佛整个田地都被菊花所覆盖。

“青蕊著枝时”,菊花的青色花蕊点缀在枝头,为金黄色的花朵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著”字,形象地表现了花蕊与枝条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画面之美。

“蕊少花方好”,诗句表达了对菊花花蕊数量不多的欣赏。在诗人看来,菊花的美丽并不在于花的数量,而在于花蕊与花瓣之间形成的和谐与精致。这种审美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浑消三两枝”,最后一句以“浑消”形容,似乎在说,即使只有三两枝菊花,也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不需要繁多的花朵来衬托。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菊花品质的赞美,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简单与纯粹的美好往往能给人带来更深刻的触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菊花的高洁之美。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一萼红.题朱久香学使花间补读图

太匆匆。悔十年读律,万轴付尘封。

鹤迓人归,云扶梦住,杜门春扫残红。

喜奎壁、星明故国,十三州、脱剑尽歌风。

一代名臣,千秋绝学,都在书丛。

犹记鸳湖作宰,看诸生衮衮,门庆登龙。

桃李阴成,嫏环秘泄,文光十丈腾虹。

最珍重、缥缃世业,展生绡、依旧古香浓。

应笑鲁论半部,学究冬烘。

(0)

虞美人·其一九日蠡城遇雨

龙山秋曙官亭冷。烟锁茱萸井。西风吹雨雁南来。

何处还登戏马宋公台。美人垆下桑郎熟。

细把金钱菊。辽东皂帽堕堪伤。

不道满城风雨又重阳。

(0)

浣溪沙·其七集句

二十余年别帝京。水流花谢两无情。

昔时亲友半凋零。

案有黄庭尊有酒,醉闻花气睡闻莺。

焚香洗钵过余生。

(0)

蝶恋花.廿一史弹词第九段说宋辽金夏开场词

检尽残编并断简。细数兴亡,总是英雄汉。

物有无常人有限。到头落得空长叹。

富贵荣华春过眼。汉主长陵,霸主乌江岸。

早悟夜筵终有散。当初赌甚英雄汉。

(0)

酹江月.挽沈母冯孺人

武林沈母,论阃仪、端第一流人物。

桓氏少君梁德曜,犹恨多名少福。

夫品耆英,子才王佐,古史伊谁匹。

令仪堆积,不能写尽湘帖。

忽然鸾驭仙游,白云缥缈,瞻望匪风急。

三凤一胞毛羽戢,梁父孤吟抱膝。

锦诰何期,素车乍驱,哀痕何时极。

山路纡絗,衣冠粲粲如雪。

(0)

满江红·其一丙午重阳前二日雨霁,泗泾倚阑望九山

云琐吴山,重阳近、满城风雨。

层楼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伫。

采菊有谁忘世虑,催租底事妨诗句。

纵乌巾、潦倒不禁秋,犹能赋。村隐隐,牛羊路。

烟冉冉,蒹葭渡。是几番兴废,几番今古。

世乱可堪逢节序,身闲犹有余风度。

且凭高、呼酒发狂歌,愁何处。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