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犹在碧峰南,晓雾浑疑梦里探。
难得天鸡呼海日,但看风竹写空潭。
烟霞枕席人千古,钟鼓晨昏佛一龛。
应笑邮亭迎过客,劳劳来去几停骖。
赤城犹在碧峰南,晓雾浑疑梦里探。
难得天鸡呼海日,但看风竹写空潭。
烟霞枕席人千古,钟鼓晨昏佛一龛。
应笑邮亭迎过客,劳劳来去几停骖。
这首清代诗人齐召南的《新昌道中(其二)》描绘了清晨行经赤城山下的景象。首句"赤城犹在碧峰南"点明了诗人所见的自然背景,赤城山矗立于青翠峰峦之间,给清晨的景色增添了鲜明的色彩。"晓雾浑疑梦里探"则通过晨雾的弥漫,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意境,仿佛置身仙境。
"难得天鸡呼海日"运用了神话传说,借天鸡报晓的形象,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同时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惊叹和欣赏。"但看风竹写空潭"进一步描绘了风吹竹林,倒映在清澈潭水中的画面,动静结合,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画面感。
"烟霞枕席人千古"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认为这样的自然风光如同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钟鼓晨昏佛一龛"则引入了寺庙的钟声和鼓声,增添了禅意,暗示了诗人对佛法的感悟。
最后两句"应笑邮亭迎过客,劳劳来去几停骖"以邮亭迎送过往旅人的场景收尾,诗人自嘲般地表示,比起这些忙碌的过客,他更愿意在此停留,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昌道中的山水风光,融入了神话传说和禅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超脱态度。
西风吹阴云,雨雪半夜收。
忽忆天涯人,起看斗与牛。
故人别二年,我意如百秋。
音信两杳杳,谁云昔绸缪。
平明一封书,寄向东北舟。
翩翩春归鸟,会自为匹俦。
青枫何不种,林在洞庭村。
应为三湘远,难移万里根。
斗牛初过伏,菡萏欲香门。
旧即湖山隐,新庐葺此原。
云林颇重叠,岑渚复幽奇。
汨水斜阳岸,骚人正则祠。
苍梧多蟋蟀,白露湿江蓠。
擢第荣南去,晨昏近九疑。
庭树几株阴入户,主人何在客闻蝉。
钥开原上高楼锁,瓶汲池东古井泉。
趁静野禽曾后到,休吟邻叟始安眠。
仙都山水谁能忆,西去风涛书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