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将诗寄谷旸,更凭高足问行藏。
蒲团别后穿多少,华发春来白短长。
静者年高休问腊,老人身健罢抄方。
室中狮子能哮吼,代与吾师坐道场。
草草将诗寄谷旸,更凭高足问行藏。
蒲团别后穿多少,华发春来白短长。
静者年高休问腊,老人身健罢抄方。
室中狮子能哮吼,代与吾师坐道场。
此诗《寄谷旸惟一师》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对老友谷旸的深切关怀与思念之情。首句“草草将诗寄谷旸”,以“草草”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匆忙间写下诗篇,寄给远方好友的情景,流露出对谷旸的挂念。接着,“更凭高足问行藏”,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谷旸在收到诗后,能够告知自己的近况,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老友生活的关心。
“蒲团别后穿多少,华发春来白短长。”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蒲团”这一佛教修行的象征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描述“穿多少”和“白短长”的变化,既是对谷旸身体状态的关注,也是对岁月无情的感慨。这里的“穿多少”可能暗指岁月的累积,而“白短长”则是对年华老去的直接描绘,形象地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静者年高休问腊,老人身健罢抄方。”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谷旸高龄的尊重和祝福。诗人劝慰谷旸不必过于关注季节的更替(“休问腊”),只要身体健康(“身健”)便是最大的幸福。同时,“罢抄方”则暗示谷旸可以放下一些繁琐的事务,享受宁静的生活,体现了对老年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室中狮子能哮吼,代与吾师坐道场。”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谷旸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深厚。狮子的咆哮象征着力量和威严,这里用来形容谷旸在修行中的坚定和成就。诗人希望未来能与谷旸一起,在道场中共同修行,体现了两人之间超越时空的深厚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修行等深刻的人生哲理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