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几株阴入户,主人何在客闻蝉。
钥开原上高楼锁,瓶汲池东古井泉。
趁静野禽曾后到,休吟邻叟始安眠。
仙都山水谁能忆,西去风涛书满船。
庭树几株阴入户,主人何在客闻蝉。
钥开原上高楼锁,瓶汲池东古井泉。
趁静野禽曾后到,休吟邻叟始安眠。
仙都山水谁能忆,西去风涛书满船。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庭树几株阴入户,主人何在客闻蝉”,通过庭院中参差的树木投射进门前的阴影,以及客人听见蝉鸣声而不见主人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幽静、宁谧的氛围。接着“钥开原上高楼锁,瓶汲池东古井泉”,则是主人亲手解开高楼之锁,取用古井中的清泉,表现了一种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
第三句“趁静野禽曾后到,休吟邻叟始安眠”表明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即使是野禽归巢,也不会打扰主人安睡的时刻,只有邻里的低语才会让人感到安心入眠。
最后两句“仙都山水谁能忆,西去风涛书满船”则是一种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情怀。诗人通过对仙都山水的遥寄,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美好世界的无限向往。而“西去风涛书满船”,则是说即使身处波涛汹涌之中,只要心中充满了文学创作,也就有着不竭的力量和乐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古人赏神骏,何如秋隼击。
独立高标望霜翮,应看天宇如咫尺。
低回拂地凌风翔,鹏雏敢下雁断行。
晴空四顾忽不见,有时独出青霞傍。
穷阴万里落寒日,气杀草枯增奋逸。
云塞斜飞搅叶迷,雪天直上穿花疾。
见君高情有所属,赠别因歌翔隼曲。
离亭惨惨客散时,歌尽路长意不足。
早闻凌云彩,谓在鸳鹭俦。
华发始相遇,沧江仍旅游。
策名忘苟进,澹虑轻所求。
常服远游诫,缅怀经世谋。
片帆背风渚,万里还湘洲。
别望荆云积,归心汉水流。
兰苕行采采,桂棹思悠悠。
宿昔无机者,为君动离忧。
竹杖裁碧鲜,步林赏高直。
实心去内矫,全节无外饰。
行药聊自持,扶危资尔力。
初生在榛莽,孤秀岂封殖。
干雪不死枝,赠君期君识。
清溪路不遥,都尉每相招。
落日休戎马,秋风罢射雕。
朮花生野径,柏实满寒条。
永夜依山府,禅心共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