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罗溪李店·其二》
《题罗溪李店·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谁道村郊野味侵,柴扉竹榻草花清。

行行且止成佳梦,不减崔张惊梦身。

(0)
注释
谁道:有人说。
村郊野味:乡村野外的自然气息。
侵:侵扰。
柴扉:简陋的木门。
竹榻:竹制床铺。
草花清:花草的清香。
行行:行走不停。
且止:暂且停下。
佳梦:美好的梦境。
崔张:崔护和张继,唐代诗人,这里泛指有才华的诗人。
惊梦身:使人身临其境般地感到惊梦。
翻译
谁说乡村郊外的风味能侵扰人的心灵
简陋的柴门竹榻上,花草的清香让人心境清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谁道村郊野味侵"一句,通过反问的形式,表明乡间并非缺乏文雅之气,而是充满了自然的清新。"柴扉竹榻草花清"则具体描绘了这种自然美景,其中“柴扉”指的是用柴火烧热的门,“竹榻”是竹制的坐具,“草花清”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野趣。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漫步,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心情得以释放,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行行且止成佳梦"一句,通过“行行且止”的节奏感,传达了诗人在田野间徜徉时的心境,这种徜徉不仅是一种身体的移动,更是一种精神的飘渺,最终能够达到一种美好的梦境。

最后,“不减崔张惊梦身”则是对这种美好梦境的一种赞誉。这里的“崔张”指的是唐代诗人崔护和张继,他们都有著名的梦中游历诗。诗人通过这样的比较,表达了自己的梦境不输于那些伟大诗人的描述,既是对自我经历的肯定,也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颂扬。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笔触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在自然之中获得的心灵平静与满足。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梅魂二律·其二

春风吹梦夜迢迢,香影无踪寄寂寥。

和靖作诗空见诔,姮娥剪纸谩频招。

云深庾岭家何在,月落西湖恨未消。

怨杀楼头吹玉笛,粉容芳质委蓬萧。

(0)

次李本存端午见寄韵二首·其一

功名惊世久无图,泉石膏肓癖在吾。

满眼干戈方烂漫,绕园兰艾亦荒芜。

蒲觞未饮心先醉,松径长吟兴不孤。

赖有故人知我意,肯同阮籍哭穷途。

(0)

题友琴堂

畴昔知音托久要,同声相和更同条。

嗟予无用头甘秃,顾子多材尾亦焦。

七尺身长形固美,两翁调古腹空枵。

何当共坐虚檐下,握手论心到月高。

(0)

城中一佳士赠所知

城中一佳士,借问不言谁。

解唱无声笛,能吟落韵诗。

三杯随分酒,一局不争棋。

到处无人识,唯应野老知。

(0)

游赏清乐四首·其一

乌帽翠云裘,行藏得自由。

月宵尤醒藉,天路更风流。

不作尘中梦,甘为世外游。

林泉堪纵目,势利懒回头。

(0)

秋日怀故人

十年湖海别,归兴晚嵯峨。

人远黄花瘦,秋深白发多。

乡关愁隔绝,岁月苦消磨。

对酒频相忆,凉蟾宵渡河。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