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馀多稼犹中熟,种晚嘉蔬亦半收。
黄耳蕈生殊自喜,白头韭长复何求。
比量傍舍惭温饱,诵咏农书儆堕偷。
偶有一樽难独歠,过门谁肯小迟留。
潦馀多稼犹中熟,种晚嘉蔬亦半收。
黄耳蕈生殊自喜,白头韭长复何求。
比量傍舍惭温饱,诵咏农书儆堕偷。
偶有一樽难独歠,过门谁肯小迟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对食作》,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和自我反思,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感慨。首句“潦馀多稼犹中熟”描述了田间的庄稼虽然遭受雨水影响,但仍有不少已经成熟,显示出农人的辛勤努力和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次句“种晚嘉蔬亦半收”则提到尽管种植蔬菜稍晚,但仍有部分收获,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黄耳蕈生殊自喜”写的是诗人对于野生菌类如黄耳的生长感到欣喜,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寓含着对朴素生活的满足。“白头韭长复何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中自种韭菜的满足,感叹生活所需已足,不求更多。
“比量傍舍惭温饱”通过比较自己家的丰俭,诗人感到自家虽不算富裕,但温饱有余,心中充满谦逊,同时也警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勿忘勤劳本分。“诵咏农书儆堕偷”表明诗人通过阅读农书,不仅学习知识,还以此来告诫自己和他人不要懒惰偷闲。
最后两句“偶有一樽难独歠,过门谁肯小迟留”表达了诗人独自饮酒时的孤独,希望有人能前来陪伴,共享这份简单的快乐。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入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