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韬光禅师》
《寄韬光禅师》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āoguāngchánshī
táng / bái

shānménzuòliǎngshānménliǎngyuáncóngfēn
dōngjiànshuǐliú西jiànshuǐ

nánshānyúnběishānyún
qiántáihuāhòutáijiànshàngjièzhōngshēngxiàjièwén

yáoxiǎngshīxíngdàochùtiānxiāngguìluòfēnfēn

注释
一山门:指一座山上的寺庙大门。
两山门:指由一座寺庙分出来的两座寺庙。
东涧水:东边的溪流。
西涧水:西边的溪流。
南山:南面的山。
北山:北面的山。
前台:前殿,寺庙的前面部分。
后台:后殿,寺庙的后面部分。
上界:天上或高处的世界。
下界:人间或低处的世界。
吾师:对僧人的尊称,这里指诗中的主角。
行道处:僧人修行的地方。
天香桂子:桂花的香气,古人常以桂花象征高洁和美好。
落纷纷:形容桂花纷纷扬扬地飘落。
翻译
一座山门分成了两座山门,两个寺庙原来是从一个寺庙分开的。
东边的溪水流向西边的溪水,南山的云雾飘向北山的云雾。
前殿的花开放在后殿也能看见,上层世界的钟声在下层世界也能听见。
遥想僧人修行的地方,桂花的香气在天空中纷纷飘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佛教导师——韬光禅师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而不失深意,充分体现了白居易善于以简单明快的笔法抒发真挚情感的特点。

首句“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通过对山门和寺院数量变化的描写,隐喻时间流转和空间变迁,从而引出下文对远方师长的怀念。

接下来的“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则是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强化了远近、高低之意,映衬出心中的思绪纷飞和情感的复杂。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这里的“花”与“钟声”都是佛寺常见的事物,不仅描绘了鲜明的画面,也象征着禅修之地的宁静与神圣。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导师的思念。

最后,“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中的“吾师”显然是指韬光禅师,而“天香桂子”则象征着佛法的清净与高尚。桂子飘落,如同法雨普润,寓意深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院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导师的情感寄托,以及对佛教修行之地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采蕺·其二

陟彼越山,言采其茗。我思古人,中心炳炳。

维国有耻,夕弗遑瞑。焦心以思,沼吴之境。

(0)

襄公

侯伯谁修二霸公,大夫专政自襄公。

堂堂鲁国车千乘,翻在三家掌握中。

(0)

宣公

东门无道敢欺天,过市哀姜语可怜。

和气致祥乖致异,如公自合大无年。

(0)

文帝

文帝兴王自代来,百金不费亦仁哉。

后人不务师恭俭,万户千门几露台。

(0)

浴佛无雨

俗言浴佛天必雨,今年浴佛天愈晴。

招提钟磬集梵侣,世尊尘埃思一清。

纷然膜拜口诵偈,举头看天红日明。

或云天意与佛拗,不放雨师龙伯行。

天虽不雨佛亦浴,误此亿万苍生情。

庙堂何人职调燮,劝天与佛无使争。

沛然一雨四方足,亿万苍生俱沐浴。

(0)

表弟津上人有瑞香抹利戏觅之

瑞香早入江南梦,抹利来从毗舍园。

久与道人同寂寞,不如来荐孔融尊。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