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入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入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地静谧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开篇“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两句,设定了一个广阔而深远的雪景,峨眉山在雪中显得遥远而神秘,成都是那样的渺小。
紧接着,“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表现了异常的天气和自然界的冷酷。即便是温暖的春风,也无法融化这份寒冷;人们在这样的季节行走,如同被冻僵的小虫。
而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一句,则反映了社会上的喧嚣与纷争。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则是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他希望在这片纯洁的雪地中,找到心灵的净化之所。
接下来的“我梦扁舟入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两句,是对未来的一种向往。诗人希望能够乘坐简陋的小船,进入那个美好的地方,那里的夜晚是那样的安宁和明亮。
最后,“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则是对现实的描写。在这个充斥着雪花的世界里,连人的踪迹都看不到了,只剩下一片空旷的庭院和无边的白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心的深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的超然和对内在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