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邕盗》
《闻邕盗》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病中双泪语前流,藜藿无端肉食忧。

常叹平时轻死士,未知谁手付天矛。

好将弓剑随军去,况是英雄得志秋。

若使班超终把笔,由来何路取封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yōngdào
sòng / wánglìng

bìngzhōngshuānglèiqiánliúhuòduānròushíyōu

chángtànpíngshíqīngshìwèizhīshuíshǒutiānmáo

hǎojiānggōngjiànsuíjūnkuàngshìyīngxióngzhìqiū

ruò使shǐbānchāozhōngyóuláifēnghóu

注释
病中:指生病的状态。
双泪:两行泪水。
藜藿:粗劣的食物,这里代指贫困生活。
无端:无缘无故,不必要地。
肉食:指丰盛的食物,这里暗指富贵生活。
轻死士:轻视勇士,不重视人才。
谁手:谁人之手。
天矛:象征权力或命运的长矛。
好将:愿意。
弓剑:武器,象征战斗。
随军去:跟随军队出征。
得志秋:得志的秋季,寓意时机或壮志昂扬的时刻。
班超:东汉名将,以投笔从戎而闻名。
终把笔:最终只能持笔做文职工作。
由来:自古以来。
何路:何种途径。
封侯:古代封赏有功之臣,获得爵位。
翻译
病中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为贫贱生活中的肉食而忧虑。
常常感叹平日里轻视勇士,不知谁能举起象征天命的长矛。
愿意带着弓箭随军出征,尤其在这个英雄得志的季节。
假如班超最终只能握笔为官,那么他要如何才能像古人那样通过战功封侯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生病期间对往事的回忆和反思。开头两句“病中双泪语前流,藜藿无端肉食忧”表达了诗人因病痛苦而流泪,并且对平日里不珍惜生命、轻易冒险的自己感到忧虑。

接下来的“常叹平时轻死士,未知谁手付天矛”则是诗人对于过去那些轻视死亡的勇士表示赞叹,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命运不可预测的无奈感受,因为不知道最后是谁来决定他们的生死。

“好将弓剑随军去,况是英雄得志秋”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壮志未酬、英勇赴战的情景。诗人可能在想象一种理想状态,即便自己不能亲身上战场,也希望有机会像那些英雄一样,在秋天这个季节里实现自己的抱负。

最后,“若使班超终把笔,由来何路取封侯”则是对历史上的班超进行了一种假设性的赞美。班超是东汉时期的名将,以其智勇双全著称。诗人这里是在想,如果班超一直握紧他的笔(即不从军),那他又会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获得封侯的荣誉呢?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英雄事迹的向往,对于过去轻率行为的反思,以及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期待。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英勇人物,诗人在病中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启示。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夏日湖上即事寄晋陵萧明府

亭午羲和驻火轮,开门嘉树庇湖濆。

行来宾客奇茶味,睡起儿童带簟纹。

屋小有时投树影,舟轻不觉入鸥群。

陶家岂是无诗酒,公退堪惊日已曛。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六十九

笑擎云液紫瑶觥,共请云和碧玉笙。

花下偶然吹一曲,人间因识董双成。

(0)

言怀

冥心坐似痴,寝食亦如遗。

为觅出人句,秪求当路知。

岂能穷到老,未信达无时。

此道须天付,三光幸不私。

(0)

筑城三首·其三

筑人非筑城,围秦岂围我。

不知城上土,化作宫中火。

(0)

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

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

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

秦天无纤翳,郊野浮春阴。

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

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0)

山居八咏·其三

一室尘埃外,翛然祗么常。

睡来开寝帐,钟动下禅床。

溪浸山光冷,秋凋木叶黄。

时提祖师意,欹石看斜阳。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