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心坐似痴,寝食亦如遗。
为觅出人句,秪求当路知。
岂能穷到老,未信达无时。
此道须天付,三光幸不私。
冥心坐似痴,寝食亦如遗。
为觅出人句,秪求当路知。
岂能穷到老,未信达无时。
此道须天付,三光幸不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静坐冥想中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冥心坐似痴,寝食亦如遗"表达了诗人全神贯注于内心世界,对外界的一切都视若罔闻。此情此景,如同入定,世间繁华尽废。
"为觅出人句,秪求当路知"则是诗人在寻找超越尘世的智慧和知识,不满足于俗世的常识。"岂能穷到老,未信达无时"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渴望,即使年华老去,也不愿停息,对知识的探索永无止境。
"此道须天付,三光幸不私"意味着诗人认为这种超凡脱俗的智慧和理解是需要天赋的恩惠,而宇宙间的光明(日月星)则是不偏不倚,公平照耀万物。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知识与宇宙之谜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永恒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静坐和内省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意境,是一幅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