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了心归楚二首·其二》
《送张了心归楚二首·其二》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来雁霜天楚客归,野情祗受薜萝衣。

只今白社詶裴迪,绝胜朱门荐陆机。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图景,充满了淡淡的离愁与深沉的友情。首句“来雁霜天楚客归”,以大雁南飞、霜天寒气为背景,巧妙地引出即将离去的楚地客人,营造出一种季节更迭、时光流转的氛围。次句“野情祗受薜萝衣”,则通过描述归人只愿穿着简朴的薜萝衣,表达了对自然野趣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淡然态度。

接着,“只今白社詶裴迪”一句,借用了唐代诗人裴迪与王维交往的故事,暗示了送别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古代文人雅士间的相互酬唱。最后,“绝胜朱门荐陆机”则以对比手法,强调了友情与文采的珍贵,相较于官场上的权贵与名利,真正的价值在于心灵的契合与精神的交流。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利的超越,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送别佳作。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牧牛图

禅客观心如牧牛,人牛两忘心即休。

恰如牛上小童子,百虑不关神自由。

黄桑贯鼻素丝索,水浅莎长草衣薄。

驯扰由来任本贞,倒行逆拽空牢落。

(0)

寄泰宁鲍县尹·其一

重冈复岭渺天涯,触热驰驱力欲疲。

但愿官仓长有粟,不愁客路更多岐。

政声尽说于阳好,心事还逢鲍叔知。

别后思君劳梦寐,樵川川上月明时。

(0)

金缕曲·其一春雨连绵桃花落尽忽忆去年今日姚小春集同人作皋亭之游今小春去都中一载矣黄昏不寐怅然久之挑灯为谱三痊并寄小春

春色今年又。怪无端、东风多事,绿波吹皱。

眼底桃花都不见,但见枝枝杨柳。

忽忆到、别离时候。

蜡屐雨声催不止,两三杯、上马河桥酒。

君欲去,掉头走。黄沙射猎然乎否。

误人生、少年侠气,儒冠依旧。

门外雷声车似水,多少公卿拍手。

中有个、书生两袖。

我亦青衫真困绝,病毛锥、聊代谈天口。

君击筑,我敲缶。

(0)

妄想

昼视如花更灼然,那堪惟许暗中怜。

隔窗低语疑为梦,登阁明妆望若仙。

薄福尽消银烛下,疏狂难到玉台前。

思量却被欢情误,花下迷藏忆往年。

(0)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其六

黛眉消尽倩谁怜,摇曳西风绾暮烟。

几欲随君姿态袅,那堪催我恨愁绵。

阳关唱罢思千里,汉苑春残又一年。

且待来时消息好,青光点染画桥边。

(0)

菩萨蛮·其四迷藏

朱楼十二阑干近。蜻蜓翼薄撩蝉鬓。石畔好潜藏。

苔阴绣雀凉。谁人花底逻。却向蔷薇躲。

簌簌动南枝。红潮露一丝。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