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
八骏涉沙漠,春风移十年。
壮士磨宝剑,怒气常裂肝。
荆湘跨闽浙,米贵仍无钱。
征求未可罢,民力悉已殚。
嗟我无远识,念此心独寒。
九重益思治,久席坐不安。
先生为时起,素抱今可言。
治近与治远,二者将孰先。
堂堂东海风,千载犹凛然。
馀芳勉自振,家世无相悬。
愚生啖寸禄,州县方迍邅。
感激欲起舞,袖短无由翻。
临风重相别,江湖催发船。
□□□□□,□□□中原。
八骏涉沙漠,春风移十年。
壮士磨宝剑,怒气常裂肝。
荆湘跨闽浙,米贵仍无钱。
征求未可罢,民力悉已殚。
嗟我无远识,念此心独寒。
九重益思治,久席坐不安。
先生为时起,素抱今可言。
治近与治远,二者将孰先。
堂堂东海风,千载犹凛然。
馀芳勉自振,家世无相悬。
愚生啖寸禄,州县方迍邅。
感激欲起舞,袖短无由翻。
临风重相别,江湖催发船。
□□□□□,□□□
送别诗中,萧德起将赴朝廷征召,诗人郑刚中以中原大地为背景,描绘了壮士磨砺宝剑、春风拂过八骏马的场景,暗示着萧德起的使命重大。然而,战乱后的中原地区物资匮乏,米价高昂,人民疲惫不堪,赋税征敛仍未停止,民生凋敝。诗人感叹自己见识短浅,深感忧虑,期待朝廷能重视长远治理,萧德起此行或许能带来改变。
诗中表达了对萧德起的期许,希望他能在朝廷上提出治国良策,优先解决眼前与长远的问题。最后,诗人以东海之风的宏大气象激励萧德起,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寄望于他的奋发有为。在送别的时刻,诗人感慨万千,面对江风,只能挥手作别,目送友人乘船离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才的期盼。
楚天风雪犯征裘,误拂京尘事远游。
谢墅人归应作咏,灞陵岸远尚回头。
云含江树看迷所,目逐归鸿送不休。
欲借高楼望西北,亦应西北有高楼。
闰后春深雪始销,东风凌铄势方豪。
阳生草木黄泉动,冰破江湖白浪高。
未报国恩嗟病骨,可怜身事一渔舠。
少年自与芳菲竞,莫笑衰翁拥弊袍。
雪堂闲步,过临皋、霜净晚林木落。
月白风清如此夜,与客行歌相答。
网举松鲈,手携斗酒,赤壁重寻约。
悲歌长啸,划然声动寥廓。
试问日月几何,江流山色,今日应如昨。
履遍巉岩风露冷,水面怒涛惊跃。
一叶中流,听其所止,适有孤飞鹤。
横江东下,问予赤壁游乐。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
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画,嬉笑游冶。钿车罗帕。
相逢处、自有暗尘遂马。年光是也。
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