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堂闲步,过临皋、霜净晚林木落。
月白风清如此夜,与客行歌相答。
网举松鲈,手携斗酒,赤壁重寻约。
悲歌长啸,划然声动寥廓。
试问日月几何,江流山色,今日应如昨。
履遍巉岩风露冷,水面怒涛惊跃。
一叶中流,听其所止,适有孤飞鹤。
横江东下,问予赤壁游乐。
雪堂闲步,过临皋、霜净晚林木落。
月白风清如此夜,与客行歌相答。
网举松鲈,手携斗酒,赤壁重寻约。
悲歌长啸,划然声动寥廓。
试问日月几何,江流山色,今日应如昨。
履遍巉岩风露冷,水面怒涛惊跃。
一叶中流,听其所止,适有孤飞鹤。
横江东下,问予赤壁游乐。
这首宋词《酹江月/念奴娇》是林正大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雪堂漫步时的夜晚景象。"霜净晚林木落"写出了秋末的宁静和萧瑟,月光皎洁,微风轻拂,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词人与友人一同歌行,呼应着自然的韵律,显得豪放而深情。
"网举松鲈,手携斗酒,赤壁重寻约"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以及与友人共饮的豪情,暗含着对英雄事迹的追忆。"悲歌长啸,划然声动寥廓"则展现了词人的豪迈情感,声音穿透夜空,回荡在广阔天地间。
接下来,词人感叹时光流转,但江山依旧,"试问日月几何,江流山色,今日应如昨"。他踏遍险峻之地,感受风露的寒意,同时被江面波涛所震撼。"一叶中流,听其所止,适有孤飞鹤"描绘了孤独的飞鹤在江面上飞翔,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
最后,词人乘舟东下,再次询问赤壁之游的乐趣,似乎在回味过去,又对未来有所期待。整首词以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出词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历史与自然的深深感慨。
将军山林士,本无轩冕意。
乘流亦悠悠,得坎便止止。
平生剧孟徒,作诗建安似。
曹刘或争先,沈谢何足拟。
人穷语益工,天或相夫子。
念君绿发初,四海一身耳。
要见元鲁山,万里立自致。
许君窥藩篱,竟以身后委。
翩然复蹑蹻,便非昔隐几。
功名颇见迫,终欲老云水。
岂料小卜筑,一溪城市里。
从兹傥来物,不足置愠喜。
用寻巢许游,无愧汝颍士。我有?稏田,君多樱笋美。
杖屦日往来,风流岂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