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丝倘可织,冰绡贱同苧。
蝴蝶能作歌,黄鹂羞自语。
藕丝倘可织,冰绡贱同苧。
蝴蝶能作歌,黄鹂羞自语。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的灵动。首先,“藕丝倘可织,冰绡贱同苧”,诗人将藕丝比作织物,冰绡与苧麻相提并论,暗示了藕丝的珍贵与柔软,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细微之美的赞叹。接着,“蝴蝶能作歌,黄鹂羞自语”,蝴蝶翩翩起舞,仿佛在低吟浅唱,而黄鹂则因这歌声而感到羞涩,不敢轻易开口。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蝴蝶与黄鹂的不同性格,也寓意着自然界中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和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美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暮烟收尽玉盘生,是处同欣此夜晴。
云断三山凝紫翠,星稀万里湛虚明。
低临朱箔千寻白,高并银潢一派清。
赖有綵衣堪醉舞,残樽深夜更重倾。
经年不接故人书,开户逢渠了不殊。
谁运七轮风里扇,时跳千斛雨中珠。
退之有意吟山石,摩诘无心作画图。
为爱青青无俗韵,故教移植傍庭隅。
磬湖秋半溢清波,一岁月明今夕多。
剩办新诗娱老境,满倾太白醉冰娥。
一天风露寒衣袂,举室儿童杂笑歌。
不是钴潭奇绝处,未妨丁夜更娑婆。
冻笔难成授简章,寒光先到读书堂。
乱飘扑面如平叔,几点侵眉似马良。
微云初月澹层城,络纬声连促织清。
北雁不来千里信,西风还起故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