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驱驰祇自纷,芒鞋有路出尘氛。
春晴踏遍千郊翠,秋好穿残五岳云。
幽意只同藜杖得,閒踪时趁鹿麋群。
侯门珠履三千客,野外谁堪半席分。
世上驱驰祇自纷,芒鞋有路出尘氛。
春晴踏遍千郊翠,秋好穿残五岳云。
幽意只同藜杖得,閒踪时趁鹿麋群。
侯门珠履三千客,野外谁堪半席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穿着芒鞋,远离尘嚣,踏遍山川,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联“世上驱驰祇自纷,芒鞋有路出尘氛”,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世俗的疏离,他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世人的道路,以芒鞋为伴,走出尘世的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
颔联“春晴踏遍千郊翠,秋好穿残五岳云”生动展现了诗人在四季变换中游历山川的情景。春天,他踏过一片片翠绿的郊野;秋天,他穿越五岳之巅,云雾缭绕,景象壮丽。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热爱。
颈联“幽意只同藜杖得,閒踪时趁鹿麋群”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藜杖是行走在荒野中的伴侣,鹿麋群则是诗人闲适生活的一部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深刻体验。
尾联“侯门珠履三千客,野外谁堪半席分”则形成了鲜明对比,侯门之内是繁华与热闹,而野外则是诗人的宁静世界。这一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独特生活方式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九鼎重安国势牢,功名易办谤难逃。
手扶日月扫云雾,身向江湖直羽毛。
雪锦诗成先谶兆,金縢书启见勤劳。
纷纷论定知忠定,不负朝廷两字褒。
甲子岁秋杪,负罪西南驰。
脚历山万重,身坠天一涯。
茅茨蔽聚落,培塿围孤埤。
何处有洞天,玄真之所栖。
维南颇挺拔,隐隐浮修眉。
采菊东篱下,悠然一见之。
欲往觉旌摇,兀坐嗟黏黐。
彼美二三子,知我多爱奇。
□□□□□,□□登翠微。
天公喜我来,阁雨云垂垂。
坤灵喜我来,林壑回春姿。
山禽喜我来,上下鸣嘤咿。
江梅喜我来,蓓蕾敷南枝。
高兴□幽寻,绝□□□□。
□□□如许,郁葱琐烟□。
谁遣衢聃徒,列此怪状为。
□冯贤主人,痛□弥年非。
我生逢百罹,不慕太庙犠。
况从夺袍简,欣若脱马羁。
投荒得胜践,□与□分宜。
清芬追六逸,馀龄寄三危。
明时甘自誓,敢□□□词。
暂游已难得,短略仍易移。
山脚趣回驭,□□□□□。
□□意默契,欲下思惧迟。
准拟供冥搜,草木□□□。
□气知多少,凄入诗人脾。
暮途双径松,归马四□□。
出没山光里,乌帽风披披。
《偕学子游都峤》【宋·高登】甲子岁秋杪,负罪西南驰。脚历山万重,身坠天一涯。茅茨蔽聚落,培塿围孤埤。何处有洞天,玄真之所栖。维南颇挺拔,隐隐浮修眉。采菊东篱下,悠然一见之。欲往觉旌摇,兀坐嗟黏黐。彼美二三子,知我多爱奇。□□□□□,□□登翠微。天公喜我来,阁雨云垂垂。坤灵喜我来,林壑回春姿。山禽喜我来,上下鸣嘤咿。江梅喜我来,蓓蕾敷南枝。高兴□幽寻,绝□□□□。□□□如许,郁葱琐烟□。谁遣衢聃徒,列此怪状为。□冯贤主人,痛□弥年非。我生逢百罹,不慕太庙犠。况从夺袍简,欣若脱马羁。投荒得胜践,□与□分宜。清芬追六逸,馀龄寄三危。明时甘自誓,敢□□□词。暂游已难得,短略仍易移。山脚趣回驭,□□□□□。□□意默契,欲下思惧迟。准拟供冥搜,草木□□□。□气知多少,凄入诗人脾。暮途双径松,归马四□□。出没山光里,乌帽风披披。
https://shici.929r.com/shici/X9IK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