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喜故人海上过,开尊岭圃对烟萝。
才闻朔塞兵初罢,岂料中原事渐多。
语到苍生流涕泪,愁临岐路邈山河。
眼前君最强吾意,国士宁须甲乙科。
老喜故人海上过,开尊岭圃对烟萝。
才闻朔塞兵初罢,岂料中原事渐多。
语到苍生流涕泪,愁临岐路邈山河。
眼前君最强吾意,国士宁须甲乙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名为《酬刘二府过岭园刘宣府人有高才以非科甲故有末句》。诗中描绘了老友重逢的喜悦,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忧虑。
首联“老喜故人海上过,开尊岭圃对烟萝”描绘了老友在海边相遇的情景,两人在山岭间的园林中举杯畅饮,面对着烟雾缭绕的山林,充满了欢愉与自然的和谐。
颔联“才闻朔塞兵初罢,岂料中原事渐多”则转而关注国家的局势,听到北方边塞战争刚刚结束的消息,却没想到中原地区的事情逐渐增多,暗示了国家面临的复杂局面和不断涌现的问题。
颈联“语到苍生流涕泪,愁临岐路邈山河”进一步深化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言谈间触及到普通百姓的苦难,使得诗人不禁泪流满面,面对着遥远的岐路和辽阔的山河,愁绪难消。
尾联“眼前君最强吾意,国士宁须甲乙科”表达了对友人的高度评价,认为友人虽未通过科举考试,但其才能和品德足以称得上国之栋梁,不必拘泥于科甲出身。这既是对友人的肯定,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才选拔制度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人才价值的独到见解。
公泛浯溪春水船,系帆啼鸟青崖边。
次山作颂今几年,当时治乱春风前。
明皇聪明真晚谬,乾坤付与哥奴手。
骨肉何伤九庙焚,蜀山骑驴不回首。
天下宁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
神器苍忙吾敢惜,儿不终孝听五郎。
父子几何不豺虎,君臣宁能责胡虏。
南内凄凉谁得知,人间称家作端午。
平生不识颜真卿,去年不答高将军。
老来读碑泪横臆,公诗与碑当共行。
不赏边功宁有许,不杀奉皇犹敢语。
雨淋日炙字未讹,千秋万岁所鉴多。
瓶钵飘然别帝乡,法音从此振东方。
黄龙山下传心印,白鹤泉边起道场。
甘露无时皆一味,旃檀何处不清香。
烦师更唱宗门曲,兔角龟毛任展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