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先大夫曾署大沽河过此有感》
《先大夫曾署大沽河过此有感》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偶过先子曾游处,触物逢人倍感伤。

每讶沧桑谁变改,翻悲天地有存亡。

当年渔父犹知德,旧日官衙不见墙。

向晚潮声和泪落,寒烟带日色苍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名为《先大夫曾署大沽河过此有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偶然经过先父曾经游历之地时的感慨与追思。

首句“偶过先子曾游处”,点明了地点与时间的巧合,诗人不经意间踏上了先父的足迹。接着,“触物逢人倍感伤”一句,描绘了诗人面对周围景物与人物时,内心涌起的强烈哀伤之情。这种情感源自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先父的深深思念。

“每讶沧桑谁变改,翻悲天地有存亡。”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惊讶于世事的变迁,感叹着自然与人间的无常。这里的“变改”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变化,更包含了人事的更迭与生命的消逝。诗人悲叹的是,无论天地如何变化,总有生命在其中消亡,这让他感到深深的悲哀。

“当年渔父犹知德,旧日官衙不见墙。”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感受。渔父代表着朴素、自然的生活状态,而“知德”则暗示了道德与智慧的存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昔日官衙的痕迹已不复存在,象征着权力与物质的流逝。这一对比,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现实变迁的无奈。

最后,“向晚潮声和泪落,寒烟带日色苍苍。”这两句以生动的景象收尾,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向晚时分,潮水的声音伴随着泪水落下,寒烟笼罩着一片苍茫的日色。这样的画面,不仅渲染了诗人的悲伤情绪,也寓意着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先父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简弟子京

北征冬尽下扬州,积雪疏花散石楼。

此日飘零遥忆汝,长江浩荡不胜愁。

仓皇乡土殊相慰,潦倒风尘总未休。

安得万山深隐处,披云倚壑共冥搜。

(0)

得高省庵消息

离别向漳台,秋风恨莫裁。

暂因春梦歇,何苦寄书来。

(0)

恭闻东宫殿下初冠出阁开讲之报书此志喜

凤辇朝看出紫宸,加冠遥慰万方臣。

千秋定继无为治,十叶真称有道孙。

春殿气和雷出震,夜廷天皎月重轮。

不须祗羡长安近,教养应将贾疏陈。

(0)

秋兴四首·其二

八月西风商吕开,玉关流调切徘徊。

怀乡万里悬明月,去国三秋怨落梅。

铁马金戈南北竞,珠帘绣闼禁庭回。

石潭芳藻垂纶处,应有沉沦济世才。

(0)

送别南衡童侍御二首·其一

迁客怀文藻,应知是谪仙。

徒云离殿阙,犹得览山川。

白简经霜折,丹心共日悬。

若过楚水上,莫赋吊湘篇。

(0)

送袁客曹定山犒师

郁郁三吴彦,名高属省臣。

一为持节使,多少折梅人。

行李图书出,鸣驺译象陈。

还将怀远谊,荐作八方珍。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