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蜺千尺暮云屯,塞路人行驾短辕。
霜下桑乾寒浪小,火烧碣石远山昏。
平林叶脱巢禽出,野寺烟深粥鼓喧。
闻道张华曾有宅,苇花漠漠吊荒村。
虹蜺千尺暮云屯,塞路人行驾短辕。
霜下桑乾寒浪小,火烧碣石远山昏。
平林叶脱巢禽出,野寺烟深粥鼓喧。
闻道张华曾有宅,苇花漠漠吊荒村。
这首诗描绘的是边塞黄昏时分的景象,以芦沟桥为背景。首句"虹蜺千尺暮云屯",运用夸张手法,写出晚霞如虹霓般高悬,暮云密布的壮丽景色。"塞路人行驾短辕"则展现了行人赶路的场景,凸显了边塞旅途的艰辛。
"霜下桑乾寒浪小",通过描绘桑乾河在秋霜下的寒冷与河水的微波,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寒冷的氛围。"火烧碣石远山昏"进一步渲染了天色渐暗,远处的碣石和山峦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模糊。
"平林叶脱巢禽出"描绘了树林中落叶纷飞,鸟儿归巢的情景,显示出季节的变迁。"野寺烟深粥鼓喧"则转向了人间烟火,寺庙深处炊烟袅袅,僧人的粥鼓声回荡,增添了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闻道张华曾有宅,苇花漠漠吊荒村",诗人借张华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想,以及对芦沟桥附近荒村的沉思,寄托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整体来看,田雯的《芦沟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风光,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展现出清初文人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