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
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
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
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
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
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
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
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
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远离家乡,漂泊异地的凄凉情怀。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开篇便营造出一种严冬的荒凉景象,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苦。
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这里的“行行”表达了诗人不断前行的状态,而“归思”则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瀛壖作为地名,也许象征着某种边疆或是遥远的地方,从而加深了诗人的游子之感。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这两句通过“驿楼”这一特定场所,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的氛围。诗人在驿楼上眺望远方,心中所思所想自然与故乡、亲人相关。
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这里“远海”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心境的广阔无垠,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荒凉和孤独。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旧国”与“故人”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召唤,而“胡且越”则表达了一种永远追不上的哀愁。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这里的“契阔”指的是诗人与亲友之间的隔绝,而“荏苒成雨别”则形容了分别时的情感之沉重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诗人在海的西边向着内陆的京城方向眺望,这种视线上的对比,强化了空间距离与心灵距离的双重隔阂。
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这里的“索居”表达了一种寂寞孤独的生活状态,而“再笑知曷月”则透露出诗人在面对秋天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自嘲。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最后两句通过对白昼景象的描写,以及对飞鸟消失视野的观察,传达了一种时间流逝、美好事物不再的哀愁。
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这里的“音尘”指的是来自远方的声音或消息,而“何由慰饥渴”则表达了诗人对音信的渴望和难以得到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游子之思。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楚,是一首表达边塞游子怀乡之情的杰作。
闻有华阳客,儒裳谒紫微。
旧山连药卖,孤鹤带云归。
柳市名犹在,桃源梦已稀。
还乡见鸥鸟,应愧背船飞。
东门春尚浅,杨柳未成阴。
雁影愁斜日,莺声怨故林。
隋宫江上远,梁苑雪中深。
独有怀归客,难为欲别心。
执宪随征虏,逢秋出故关。
雨多愁郢路,叶下识衡山。
地远从军乐,兵强分野闲。
皇家不易将,此去未应还。
古木有清阴,寒泉有下深。
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
甚思中夜话,何路许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