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宪随征虏,逢秋出故关。
雨多愁郢路,叶下识衡山。
地远从军乐,兵强分野闲。
皇家不易将,此去未应还。
执宪随征虏,逢秋出故关。
雨多愁郢路,叶下识衡山。
地远从军乐,兵强分野闲。
皇家不易将,此去未应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秋天离开故土,前往湖南的行程。诗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和远征生活的忧虑。
"执宪随征虏,逢秋出故关"表达了作者随着国家法令随军征战,同时也意味着他不得不在秋天这个季节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雨多愁郢路,叶下识衡山"则写出了旅途中的景象,连绵的雨水增加了行程的艰辛,而落叶下的脚步声让人联想到远方的衡山。
"地远从军乐,兵强分野闲"透露出即将到来的军旅生活,其中包含着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和期望。然而在"皇家不易将,此去未应还"中,诗人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于此次远征后能否平安返回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绪,以及在战乱时代下个人命运与国家使命之间的抉择。
东斋归自涴花里,访我弄泉惠山趾。
随身万里只孤舟,一簪不曾著行李。
忽拈远物出袖中,乃是孔明庙前古柏阆州松。
径从平地便起立,上穿屋瓦到青穹。
老蛟脱鳞乾见骨,厥孙碧丝作须发。
石间霜皮二千尺,石似孤根根似石。
硬根瘦干未要论,叶间犹带汉唐春。
岁久亦无苔藓痕,只有雪山之雪玉垒云。
却收松柏半天里,儿上卷来一张纸。
危亭独上忽傍徨,欠个山庄随我傍。
却是向来相聚日,老怀未解忆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