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盩厔郊居寄姚少府》
《夏日盩厔郊居寄姚少府》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古木有清阴,寒泉有下深。

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

甚思中夜话,何路许相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zhōuzhìjiāoyáoshǎo
táng / pín

yǒuqīngyīnhánquányǒuxiàshēn
cháncóngchūzàoxiàngwǎnliángyín

báixuánbìncāngjiāngxīn
shènzhōnghuàxiāngxún

翻译
古老的树木下有清凉的阴凉,寒冷的泉水深藏在地下。
蝉鸣从初伏开始,旅人向傍晚的凉意中吟唱。
白天似乎嘲笑我斑白的头发,苍茫的江水辜负了我纯洁的心愿。
我非常想念深夜的交谈,但不知何处能寻找到你。
注释
古木:古老的树木。
清阴:清凉的阴凉。
寒泉:寒冷的泉水。
下深:深藏地下。
初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伏天之初。
噪:鸣叫。
晚凉:傍晚的凉意。
吟:吟唱。
白日:白天。
玄鬓:斑白的头发。
沧江:苍茫的江水。
素心:纯洁的心愿。
甚思:非常想念。
中夜:深夜。
何路:何处。
相寻:寻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开篇“古木有清阴,寒泉有下深”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片古老树木投下的清凉阴影,以及源远流长、深不可测的溪水,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邃的自然氛围。

接下来,“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两句,则转向了蝉虫在树叶间开始鸣叫的声音,以及游子在傍晚时分悠然自得地吟咏诗文的情景。蝉声和吟咏声交织在一起,增添了一种闲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中间,“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两句,更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对白昼阳光照耀头发以及沧浪河水承载着诗人的纯净心志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界的向往和融入。

结尾,“甚思中夜话,何路许相寻”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深夜时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重逢之路的探询。这种思念不仅是情感上的交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夏日郊外居住时所体验到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这不仅是一种生活写照,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美好旅行。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南湖四景·其四

平湖雪压小桥低,万里乾坤眼欲迷。

谁泛扁舟深夜过,却疑人在剡溪西。

(0)

山居杂兴·其三

山南山北野人家,楼上春风吹柳花。

喂得吴蚕三百箔,村村细雨响锁车。

(0)

与元亮叔静论学有感·其二

草木经霜厌苦辛,繁华元不是天真。

残枝败叶凋零尽,才见从根一点春。

(0)

题米玄晖五洲图卷

雨过郊原曙色分,乱山元气碧氤氲。

白云满案从舒卷,谁道不堪持赠君。

(0)

题商集贤画山水

山人苔径散青鞋,上有云烟叠翠崖。

何处弹琴消白日,隔溪修竹绕茅斋。

(0)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其三

山深风露冷,何处有花开。

直入云林去,香沿石涧来。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