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尽金灯红烬,人灼灼,漏迟迟,未眠时。
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
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
挑尽金灯红烬,人灼灼,漏迟迟,未眠时。
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
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
此诗描绘了一种幽雅的夜晚氛围,金灯的光线柔和而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红色,给人以温暖而又略显孤寂的感觉。"挑尽金灯红烬"中的“挑尽”二字,显示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与描绘,使人仿佛能听到那微弱的火光声响。而"人灼灼"则传递出一种悠闲而又不失繁华的生活状态。"漏迟迟"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夜深了,但心中仍有无尽的思绪未能安眠。
在银屏前,诗人呈现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情景,斜倚之姿显得有些消极与无奈。而"闲愁上翠眉"中的“闲愁”二字,则揭示了内心的沉重与忧虑,那些不为人知的烦恼悄然爬上了诗人的眉头。
最后,"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一句,更是将夜晚的寂静与雨声巧妙结合,"闷杀"二字塑造了一种沉郁压抑的情绪,而“滴相思”则无疑地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怀念之情。梧桐树在夜雨中似乎也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每一声细微的雨滴都激起心中的波澜,无法抑制对往昔的思念。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环境与内心世界的精妙描绘,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深沉的情境。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在夜晚的寂静中所感受到的种种情愫,而且也透露出了时代背景下的某些社会心理状态,是一首充满意象与情感色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