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西番·其一》
《定西番·其一》全文
唐 / 韦庄   形式: 词  词牌: 定西番   押[支]韵

挑尽金灯红烬,人灼灼,漏迟迟,未眠时。

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

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

(0)
翻译
烧尽了金色灯芯的余火,灯火明亮,夜漏声慢长,还未入眠。
斜靠在银色屏风前默默无言,闲愁悄悄爬上黛色的眉毛。
连绵的秋雨打在梧桐叶上,如同滴落的相思之情。
注释
挑尽:烧尽,用尽。
金灯红烬:金色灯芯的余火。
人灼灼:灯火明亮的样子,也形容人精神饱满。
漏迟迟:夜漏声慢长,表示时间过得慢。
未眠时:没有入睡的时候。
斜倚:身子倾斜地靠着。
银屏:装饰华丽的屏风。
无语:沉默不语。
闲愁:无端的、闲散的忧愁。
翠眉:这里指女子细长如黛的眉毛,代指女子。
闷杀:极度压抑,使人心情郁闷。
梧桐残雨:秋雨打在即将凋零的梧桐叶上,象征凄凉的情境。
滴相思:雨滴声如同滴落的相思之情,表达思念之深。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幽雅的夜晚氛围,金灯的光线柔和而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红色,给人以温暖而又略显孤寂的感觉。"挑尽金灯红烬"中的“挑尽”二字,显示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与描绘,使人仿佛能听到那微弱的火光声响。而"人灼灼"则传递出一种悠闲而又不失繁华的生活状态。"漏迟迟"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夜深了,但心中仍有无尽的思绪未能安眠。

在银屏前,诗人呈现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情景,斜倚之姿显得有些消极与无奈。而"闲愁上翠眉"中的“闲愁”二字,则揭示了内心的沉重与忧虑,那些不为人知的烦恼悄然爬上了诗人的眉头。

最后,"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一句,更是将夜晚的寂静与雨声巧妙结合,"闷杀"二字塑造了一种沉郁压抑的情绪,而“滴相思”则无疑地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怀念之情。梧桐树在夜雨中似乎也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每一声细微的雨滴都激起心中的波澜,无法抑制对往昔的思念。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环境与内心世界的精妙描绘,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深沉的情境。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在夜晚的寂静中所感受到的种种情愫,而且也透露出了时代背景下的某些社会心理状态,是一首充满意象与情感色彩的佳作。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
朝代:唐   字:端己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生辰:约836年- 约910年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猜你喜欢

秋思六首·其四

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

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寒雨滴愁心。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

(0)

秋雨顿寒偶书

羁怀不醉自昏昏,卧对青灯独掩门。

沙雁带寒来古泽,林鸠催雨暗孤村。

数椽蟹舍偿初志,九陌尘衣洗旧痕。

自叹一生书里活,暮年无力济黎元。

(0)

癸亥初冬作

开岁忽八十,古来应更稀。

我存人尽死,今是昨皆非。

爱酒陶元亮,还乡丁令威。

目前寻故物,惟有钓鱼矶。

(0)

独处二首·其一

蓬门终日闭,寂寂少人声。

纳禄知身贵,传家觉责轻。

朝餐烹芋糁,夜坐爇松明。

刬却弹棋局,此心如砥平。

(0)

述闲

披衣按摩罢,据榻欠伸馀。

香暖翻心字,茶凝出草书。

客稀门每闭,意闷发重梳。

赖有盆山树,幽情得少摅。

(0)

学射道中感事

学射山前宿雨收,篮舆咿轧自生愁。

得闲何惜倾家酿,渐老真须秉烛游。

道废尚书犹乞米,时来校尉亦封侯。

自怜白首能豪在,车辙何因遍九州。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