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随杖履出丛坰,脚下浮云隐石屏。
人喧长薄江声杂,锡近空林鸟语停。
陟险不由桥上路,爱阴聊息树边亭。
还山又是从头上,一望寒烟天地青。
欣随杖履出丛坰,脚下浮云隐石屏。
人喧长薄江声杂,锡近空林鸟语停。
陟险不由桥上路,爱阴聊息树边亭。
还山又是从头上,一望寒烟天地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随行杖履,漫步于郊野,沿途景色变幻,既有云雾缭绕的山石,又有江水潺潺与鸟鸣和谐交织的宁静画面。诗中“欣随杖履出丛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亲近,“脚下浮云隐石屏”则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间云雾与岩石的巧妙融合。接着,“人喧长薄江声杂”描绘了远处人群与江水声交织的热闹景象,而“锡近空林鸟语停”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临近空寂树林时鸟鸣的突然停止,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陟险不由桥上路,爱阴聊息树边亭”两句,诗人选择了一条更为险峻的道路,却因这份冒险而找到了一处树荫下的亭子休息,这既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暗示了在艰难中寻找乐趣的生活态度。“还山又是从头上,一望寒烟天地青”则以一种悠远的视角,描绘了诗人再次回到山中时所见的景象——寒烟笼罩,天地一片青色,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