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到岭脚,十里才岭腰。
三百六十盘,盘盘上青霄。
危峰插高空,细栈缘秋毫。
前趾压后顶,首下尻乃高。
崖倾碍飞鸟,石滑逢堕樵。
登顿屡旋折,谓已穷山椒。
峰回一仰睇,绝顶仍迢迢。
振步攀其巅,目眩神为摇。
一岭植如盖,众岭罗周遭。
仄阴障义娥,绝径悲猿猱。
不知路何从,但觉呀岩㠂。
密箐丛修修,赪桐间红蕉。
飞流挂木杪,晴日舞素蛟。
茅庵嵌青壁,瞰临万丈坳。
俯窥落深井,结构何由牢。
独立望归云,天风飒飘飖。
五里到岭脚,十里才岭腰。
三百六十盘,盘盘上青霄。
危峰插高空,细栈缘秋毫。
前趾压后顶,首下尻乃高。
崖倾碍飞鸟,石滑逢堕樵。
登顿屡旋折,谓已穷山椒。
峰回一仰睇,绝顶仍迢迢。
振步攀其巅,目眩神为摇。
一岭植如盖,众岭罗周遭。
仄阴障义娥,绝径悲猿猱。
不知路何从,但觉呀岩㠂。
密箐丛修修,赪桐间红蕉。
飞流挂木杪,晴日舞素蛟。
茅庵嵌青壁,瞰临万丈坳。
俯窥落深井,结构何由牢。
独立望归云,天风飒飘飖。
这首清代王鸣盛的《仙霞岭》描绘了登山者攀登险峻的仙霞岭的艰辛与壮丽景色。首句“五里到岭脚,十里才岭腰”展现了山路的曲折漫长,随后通过“三百六十盘,盘盘上青霄”强调了山势的陡峭和层次。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如“危峰插高空,细栈缘秋毫”,形象地刻画了峰峦之高和栈道之险。
行进中,诗人描述了崖石的险峻,“崖倾碍飞鸟,石滑逢堕樵”,暗示了攀登的艰难。在攀登过程中,诗人不断转折,以为已至山顶,却“峰回一仰睇,绝顶仍迢迢”,揭示了山势的连绵不断。
登上峰巅,诗人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一岭植如盖,众岭罗周遭”,满眼翠绿,群峰环绕,而“仄阴障义娥,绝径悲猿猱”则渲染了环境的幽深和孤寂。沿途的植物繁茂,有“密箐丛修修,赪桐间红蕉”,瀑布悬挂在树梢,阳光下如白龙舞动。
最后,诗人站在茅庵中,居高临下,感叹建筑的稳固,“茅庵嵌青壁,瞰临万丈坳”,并遥望归云,感受到天风的吹拂,“独立望归云,天风飒飘飖”。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霞岭的自然风光,以及登山者的心境变化,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
细风轻雾,锁山城清晓。冷蕊疏枝为谁好。
对斜桥孤驿,流水溅溅,无限意,清影徘徊自照。
何郎空立马,恼乱馀香,绮思凭花更娟妙。
肠断处,天涯路远音稀,行人怨、角声吹老。
叹客里经春又三年,向月地云阶,负伊多少。
昔年曾伴玉真游,每到仙宫即是秋。
曼倩不归花落尽,满丛烟露月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