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青冢春风里,岁岁春风吹不起。
传得琵琶马上声,古今只有王与李。
李氏昔在至元中,少小辞家来入宫。
一见世皇称艺绝,珠歌翠舞忽如空。
君王岂为红颜惜,自是众人弹不得。
玉觞为举乐乍停,一曲便觉千金直。
广寒殿里月流辉,太液池头花发时。
旧曲半存犹解谱,新声万变总相宜。
三十六年如一日,长得君王赐颜色。
形容渐改病相寻,独抱琵琶空叹息。
兴圣宫中爱更深,承恩始得遂归心。
时时尚被宫中召,强理琵琶弦上音。
琵琶转调声转涩,堂上慈亲还伫立。
回看旧赐满床头,落花飞絮春风急。
茫茫青冢春风里,岁岁春风吹不起。
传得琵琶马上声,古今只有王与李。
李氏昔在至元中,少小辞家来入宫。
一见世皇称艺绝,珠歌翠舞忽如空。
君王岂为红颜惜,自是众人弹不得。
玉觞为举乐乍停,一曲便觉千金直。
广寒殿里月流辉,太液池头花发时。
旧曲半存犹解谱,新声万变总相宜。
三十六年如一日,长得君王赐颜色。
形容渐改病相寻,独抱琵琶空叹息。
兴圣宫中爱更深,承恩始得遂归心。
时时尚被宫中召,强理琵琶弦上音。
琵琶转调声转涩,堂上慈亲还伫立。
回看旧赐满床头,落花飞絮春风急。
这首《李宫人琵琶引》描绘了一位宫廷女子,即李宫人的命运与琵琶艺术的结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李宫人在宫廷中的生活境遇和情感世界。
首句“茫茫青冢春风里”,以青冢象征李宫人的孤独与寂寞,春风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接着,“岁岁春风吹不起”进一步强调了她内心的沉寂与外界的冷漠。
“传得琵琶马上声,古今只有王与李”两句,点明了李宫人与琵琶艺术的关联,同时也暗含了她与帝王之间复杂的关系。李宫人因技艺超群而受到世皇的青睐,但她的命运却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握。
“李氏昔在至元中,少小辞家来入宫”描述了李宫人的出身与进入宫廷的过程,她年轻时离开家乡,踏入了未知的命运。
“一见世皇称艺绝,珠歌翠舞忽如空”表现了李宫人初次与世皇相遇时的惊艳,以及她艺术才能的展现,仿佛整个宫廷都为之倾倒。
“君王岂为红颜惜,自是众人弹不得”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君王对李宫人的宠爱并非出于对美的单纯欣赏,而是宫廷权力游戏的一部分。
“玉觞为举乐乍停,一曲便觉千金直”通过宴会场景的描写,展现了李宫人音乐才华的价值,以及她在宫廷中的地位。
“广寒殿里月流辉,太液池头花发时”运用浪漫的意象,描绘了李宫人在宫廷中的美好时刻,同时也预示着她命运的转折。
“旧曲半存犹解谱,新声万变总相宜”体现了李宫人在艺术上的创造力与适应力,即使面对宫廷音乐风格的变化,她也能自如应对。
“三十六年如一日,长得君王赐颜色”表达了李宫人在宫廷中度过的漫长岁月,以及她与君王之间复杂的关系。
“形容渐改病相寻,独抱琵琶空叹息”描绘了李宫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衰弱,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哀愁。
“兴圣宫中爱更深,承恩始得遂归心”暗示了李宫人在晚年时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家庭的思念。
“时时尚被宫中召,强理琵琶弦上音”表明尽管李宫人已经年老体衰,但仍被召唤参与宫廷活动,演奏琵琶。
“琵琶转调声转涩,堂上慈亲还伫立”通过琵琶声的变化,反映了李宫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她对母亲的怀念。
“回看旧赐满床头,落花飞絮春风急”以自然景象的变迁,象征着李宫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她回望过去,心中充满了感慨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李宫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一念落人境,世路分崩奔。
车轮战黄埃,荏苒还自昏。
安知摩尼珠,岂处浊水浑。
今我虽纠缠,犹有故我存。
云山时独往,一笑清心魂。
旧闻宝盖峰,气压群山尊。
拂衣事幽讨,烟杉转山根。
道人素所欢,踊跃欣候门。
清眸夹明镜,眈眈老彪蹲。
招邀语密室,欢颊生春温。
往往到极则,寂历双忘言。
从今尘境空,冰销了无痕。
但觉江汉流,浩荡旋其源。
至道默相喻,不许诸方论。
富贵本何物,底用苦趋奔。
都为造物娱弄,人事覆来翻。
须索高抬目力,觑破祗同儿戏,不必更重论。
但愿吾长健,赢得日加飧。衣轻裘,乘驷马,驾高轩。
算来荣耀,终输渔叟钓江村。
休叹谋身太拙,未必折腰便是,炙手几曾温。
清议不可辱,千古要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