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有清气,永夜南窗开。
引滴不待瓢,折筒为酒杯。
饮罢坐閒石,林杪风徐来。
仰天忽大笑,微吟行绿苔。
莲塘有清气,永夜南窗开。
引滴不待瓢,折筒为酒杯。
饮罢坐閒石,林杪风徐来。
仰天忽大笑,微吟行绿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夜晚景象,诗人在莲塘边享受着自然之美。"莲塘有清气,永夜南窗开"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莲塘之所以有清气,是因为它远离尘嚣,环境宁静。"永夜"则营造出一个深夜的氛围,而"南窗开"显示诗人独自一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中享受着月光。
接下来的两句"引滴不待瓢,折筒为酒杯"写出了诗人饮酒的情景。"引滴"意味着直接从水源处取水,不需等待盛装的工具,而"不待瓢"则强调了这种自然而随意的生活态度。"折筒为酒杯"则显示出一种简朴无华,却又自在的生活方式。
第三句"饮罢坐閒石"写出了饮酒后的闲适情形,诗人坐在空旷的石头上,享受着夜晚的宁静。"林杪风徐来"则描绘出微风轻拂过树梢的声音,这种声音在深夜中听起来尤为清晰和动听。
最后两句"仰天忽大笑,微吟行绿苔"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狂放与自得。"仰天忽大笑"显示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情怀,而"微吟行绿苔"则是对这种心境的延伸,诗人的脚步轻盈,在青苔之间漫步,似乎随时都能和自然合为一体。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莲塘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与之互动的情形,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心灵的自在。
金粟前身,生就个、庄严法相。
绝不似、寻常闺阁,忆中娇样。
宫锦盘腰双凤缕,烟螺覆额轻纱漾。
七香车、一品五花封,裙钗让。还憎恹,红尘障。
频指点,西来相。看碧波深处,青莲生长。
题遍名花难著句,词成白雪怜空唱。
待和伊、携手礼真仙,瑶池上。
昨夜轻寒,开帘瞥见,玉龙回舞。
飞花糁径,朵朵散时还聚。
短篱边、冷梅吐芬,曲廊缓步殊增趣。
似故乡风景,修篁斜倚,遥天将暮。谁语。离情绪。
记咏雪闲庭,围炉觅句。韶华易改,雁影纷飞几处。
到春来、棠棣半开,天涯坐惜修程阻。
难频年、戍鼓常惊,极目燕台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