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莲塘》
《莲塘》全文
宋 / 卢方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莲塘有清气,永夜南窗开。

引滴不待瓢,折筒为酒杯。

饮罢坐閒石,林杪风徐来。

仰天忽大笑,微吟行绿苔。

(0)
翻译
莲塘散发出清新的气息,整夜南窗敞开着。
无需等待瓢,就折断竹筒作为饮酒的杯子。
喝完后坐在闲适的石头上,林梢间微风缓缓吹来。
抬头忽然大笑,低声吟唱着漫步在青苔覆盖的小径上。
注释
莲塘:指种有莲花的池塘,象征着清雅与宁静。
永夜:整夜,漫长的夜晚。
南窗:南边的窗户,可能寓意着明亮或温暖的光线。
引滴:汲取水滴。
折筒:折断竹筒。
酒杯:用来盛酒的器具。
閒石:悠闲的石头,可能指休息的地方。
林杪:树林的顶端,暗示清凉的微风来源。
仰天:抬头看向天空。
大笑:豪放的笑声。
微吟:低声吟唱。
绿苔:青苔,常用于描绘古老、自然的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夜晚景象,诗人在莲塘边享受着自然之美。"莲塘有清气,永夜南窗开"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莲塘之所以有清气,是因为它远离尘嚣,环境宁静。"永夜"则营造出一个深夜的氛围,而"南窗开"显示诗人独自一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中享受着月光。

接下来的两句"引滴不待瓢,折筒为酒杯"写出了诗人饮酒的情景。"引滴"意味着直接从水源处取水,不需等待盛装的工具,而"不待瓢"则强调了这种自然而随意的生活态度。"折筒为酒杯"则显示出一种简朴无华,却又自在的生活方式。

第三句"饮罢坐閒石"写出了饮酒后的闲适情形,诗人坐在空旷的石头上,享受着夜晚的宁静。"林杪风徐来"则描绘出微风轻拂过树梢的声音,这种声音在深夜中听起来尤为清晰和动听。

最后两句"仰天忽大笑,微吟行绿苔"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狂放与自得。"仰天忽大笑"显示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情怀,而"微吟行绿苔"则是对这种心境的延伸,诗人的脚步轻盈,在青苔之间漫步,似乎随时都能和自然合为一体。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莲塘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与之互动的情形,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心灵的自在。

作者介绍

卢方春
朝代:宋

卢方春,号柳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宋诗拾遗》卷二二)。为瑞州教授(《江湖后集》卷七《送卢五方春分教瑞州》)。今录诗七首。
猜你喜欢

上清宫三首·其三

千劫尘缘谢吏曹,道山仙阙事游遨。

楼台缥缈沧溟阔,宫殿森罗紫极高。

几代云孙接仙李,千年王母醉蟠桃。

诗成便欲还山去,犹待君王赐锦袍。

(0)

送春

客舍长安十丈尘,闭门终日苦吟身。

一花一草何曾见,却道今朝是送春。

(0)

过塘西

苏堤踏遍上吴航,萍末风生暮色黄。

帆影带归湖墅月,衣裾留得芰荷香。

采菱船过波纹碎,脱网鱼跳水气凉。

行到小桥深柳处,人家烟火似横塘。

(0)

望衡岳

衡山绝顶祝融峰,独峙天南抗岱宗。

水国风雷虚岫出,炎方冰雪半岩封。

斜阳欲辨烟中树,昨夜遥闻岳麓钟。

好驻星轺看日出,卧翻云海荡心胸。

(0)

满江红.赠程夫人

金粟前身,生就个、庄严法相。

绝不似、寻常闺阁,忆中娇样。

宫锦盘腰双凤缕,烟螺覆额轻纱漾。

七香车、一品五花封,裙钗让。还憎恹,红尘障。

频指点,西来相。看碧波深处,青莲生长。

题遍名花难著句,词成白雪怜空唱。

待和伊、携手礼真仙,瑶池上。

(0)

琐窗寒.雪夜怀诸兄弟

昨夜轻寒,开帘瞥见,玉龙回舞。

飞花糁径,朵朵散时还聚。

短篱边、冷梅吐芬,曲廊缓步殊增趣。

似故乡风景,修篁斜倚,遥天将暮。谁语。离情绪。

记咏雪闲庭,围炉觅句。韶华易改,雁影纷飞几处。

到春来、棠棣半开,天涯坐惜修程阻。

难频年、戍鼓常惊,极目燕台树。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