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闻卢女罢流黄,露井银床夜未央。
漏断朱门花底月,柝寒青海树头霜。
逢时宛转欢娱隔,觉后苍茫道路长。
不信狂夫能忆否,欲乘云雨问潇湘。
愁闻卢女罢流黄,露井银床夜未央。
漏断朱门花底月,柝寒青海树头霜。
逢时宛转欢娱隔,觉后苍茫道路长。
不信狂夫能忆否,欲乘云雨问潇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邃的梦境画卷。诗人以“愁闻卢女罢流黄”开篇,借卢女的典故,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忧愁与失落。接着,“露井银床夜未央”,通过夜色的深沉和露水的清冷,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静的意境。
“漏断朱门花底月,柝寒青海树头霜”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朱门内的温暖与外面的寒冷、月光与霜雪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
“逢时宛转欢娱隔,觉后苍茫道路长”则揭示了梦境中的短暂欢愉与醒来后的迷茫与失落,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不信狂夫能忆否,欲乘云雨问潇湘”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或不可触及之物的思念与追寻,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理,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梦境中所经历的情感波动与内心世界的探索,具有深刻的心理描写和哲学思考,是中国古代文人内心世界与情感表达的精妙体现。
穷阴结长寒,木介河生澌。
旷野独兽号,异乡孤臣悲。
薜衣带胡绳,三年限朝仪。
岂徒无炊火,顾有麻斩齐。
身幸免污辱,言之泪交颐。
脱急藉朱家,吊古怀要离。
溯风酒三酹,老气吞畎夷。
誓刳枭獍肉,用塞乌鸟饥。
汉酬张良志,吴乞伍员师。
行歌《独漉篇》,以继《从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