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院初过雨,无风气自凉。
虫声疑在野,月色忽周堂。
境静由神会,心闲与物忘。
数杯微醉后,清露洒衣裳。
竹院初过雨,无风气自凉。
虫声疑在野,月色忽周堂。
境静由神会,心闲与物忘。
数杯微醉后,清露洒衣裳。
这首清代诗人书諴的《灌读草堂夏夜》描绘了一幅雨后竹林小院的宁静夏日景象。首句“竹院初过雨”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气息和竹林的湿润,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接着,“无风气自凉”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自然凉意,无需借助风力。
“虫声疑在野”通过虫鸣声,将读者带入野外的想象中,增添了生动的田园气息。然而,“月色忽周堂”又将视线拉回室内,月光洒满庭院,带来宁静的夜晚画面。“境静由神会”表达了诗人在此情境中的心灵契合与领悟,心境与环境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心闲与物忘”揭示了诗人心境的悠闲,完全沉浸在与自然的交融之中。全诗以“数杯微醉后”收尾,借酒助兴,微醺状态下,更觉清露的清凉,仿佛连衣裳都被沾染了这份宁静与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竹院的静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闲适,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夏日小品。
暖翠浮岚里,罥千竿寒雨,往来莺织。
过院偷閒,惜流光偏在,奔驹一隙。万绿红尘隔。
闻根净、人间筝笛。
看晓鸦、掠过西峰,点破锦屏山色。短陌。檀栾镐碧。
比姓字燕然,同此铭勒。
歌舞毡毹,梦花摇粉堕,麝飘香幂。无分鸣钟食。
水云窟、自甘岑寂。算片刻流连,并愁遣得。
湘江坠月。有塞鸿唳秋,云外凄咽。
倩女离魂,灵幻霜根,啼鹃泪点殷血。
珊瑚绛树交柯影,舞乱了、霓裳三叠。
误陇头、春到缃梅,寄远玉葱亲折。
不恨胭脂见妒,御沟正叶落,红恨波缬。
木笔过廊,锦字斜书,怨写西风一瞥。
东家漫学芙蓉醉,潮晕影、艳痕生颊。
喜近依、黄菊东篱,点缀晚香时节。
败柳官桥,乱花歧路。十年红萼谁为主。
白头拚卧蓟门烟,愁心怕见江南树。
半箧秋词,一襟幽素。美人镜里■迟暮。
不堪飞落更相思,尊前肠断方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