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春归不旋轸,绿阴稠处花开尽。
泥中何得粘飞絮,墙头忽见过新笋。
荒园落莫待我来,小车久阁无人引。
独倚南楼待月明,平生懒作河阳尹。
春到春归不旋轸,绿阴稠处花开尽。
泥中何得粘飞絮,墙头忽见过新笋。
荒园落莫待我来,小车久阁无人引。
独倚南楼待月明,平生懒作河阳尹。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春到春归不旋轸”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循环往复,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更迭。接着,“绿阴稠处花开尽”描绘了春天植被繁茂、花朵凋零的景象,体现了季节变换的自然规律。
“泥中何得粘飞絮,墙头忽见过新笋”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描述了飞絮在湿润的泥土中粘连,后句则展示了新笋破土而出的生机勃勃,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活力,也隐含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荒园落莫待我来,小车久阁无人引”表达了诗人对荒凉之地的探访,以及对孤独与寂寞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体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感。
最后,“独倚南楼待月明,平生懒作河阳尹”两句,诗人独自倚靠在南楼之上,等待月光洒满大地,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提到“平生懒作河阳尹”,可能暗指诗人不愿涉足官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孤独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