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揽镜岸乌纱,岁月峥嵘任物华。
触事辄灰心里火,看书徒盎眼中花。
开窗揽镜岸乌纱,岁月峥嵘任物华。
触事辄灰心里火,看书徒盎眼中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遣兴》。诗人通过清晨开窗的动作,描绘出自己对镜自照的生活场景,"岸乌纱"可能指的是乌纱帽,暗示着诗人的身份或官场生涯。他感慨岁月如梭,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峥嵘任物华"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世事变迁的接纳。
接着,诗人揭示了自己的心境:"触事辄灰心里火",意味着无论遇到何种事情,内心都感到疲惫和失落,如同心中之火被灰烬所熄灭。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困惑和对现实的不满。然而,即使如此,他仍然坚持阅读,"看书徒盎眼中花",读书只能暂时带来片刻的愉悦,犹如眼中的花朵转瞬即逝,无法真正解决内心的困扰。
整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生活的无奈,又有对知识追求的短暂慰藉,体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良畴十顷接晴烟,曾假过侯救旱年。
俸麦一车开德济,流民千里荷生全。
人嗟逝水今亡已,俗感遗风尚泣然。
独对老僧谈旧事,斜阳春色漫盈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