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子诗·其二李孙宸伯襄》
《三子诗·其二李孙宸伯襄》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古风

大雅久不作,斯文今在兹。

贤哉李伯襄,矫矫拔俗姿。

弱岁事文艺,振藻何陆离。

早登作者堂,嘉誉淩风飞。

俯视天地间,苍苍何所之。

非不爱轩冕,中情寡所谐。

寥寥斯人徒,晤言得心期。

手把松柏枝,零露何当萎。

勖哉同心人,千载无遐遗。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伍瑞隆所作,名为《三子诗(其二)》。诗中赞美了李伯襄的才华与品德,以及他对文艺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越。

诗开篇即点出“大雅久不作,斯文今在兹”,表达了对古代高雅文学作品的怀念,同时也肯定了当代仍有如李伯襄这样的文人墨客,继承并发扬了传统文学的精神。接着,诗人描绘了李伯襄的出众气质和年轻时对文艺的热忱,“振藻何陆离”形象地展现了他才华横溢的风采。

“早登作者堂,嘉誉淩风飞”赞扬了李伯襄在文学上的成就,他的名声如同飞翔的风一般迅速传播开来。随后,诗人通过“俯视天地间,苍苍何所之”这一句,表达了对李伯襄超越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敬仰之情。

“非不爱轩冕,中情寡所谐”则揭示了李伯襄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他更注重内心的和谐与精神的自由。最后,“手把松柏枝,零露何当萎”运用象征手法,以松柏比喻李伯襄坚韧不屈的品格,零露则暗示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李伯襄精神永存的祝愿。

全诗通过对李伯襄个人品质和艺术成就的赞美,展现了对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的颂扬,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文人形象的向往。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秋雨

秋雨中宵滴,寒蛩四壁吟。

灯前搔短发,谁会此时心。

(0)

泊汉口走笔简朱侍御

维舟汉江滨,水色照黄鹤。

骢马何不来,风雨横江落。

(0)

五色

五色绣罗衣,花多枝叶稀。

春来不敢著,怕引蝶双飞。

(0)

过六和寺怀莲池上人

只疑山径尽,展转见禅宫。

吴越分疆异,齐梁建宇空。

鸟声频唤雨,虎啸屡呼风。

草细春犹浅,花稀暖未融。

江波侵去骑,嵓采映垂虹。

于役不遑息,何因见远公。

(0)

送子藩李勋部归南海

霞色金门曙,微风锦缆牵。

楼船开大漠,滩濑倒长天。

折柳沾宫雨,收帆捲塞烟。

山平齐野出,河尽汉江连。

作赋芜城暮,怀人桂水悬。

荷衣裁夏渚,药裹洗春泉。

树入津亭断,云从石窦穿。

众人竞紫绶,斯道付朱弦。

雅颂余甘后,薜萝尔独先。

南溟千顷月,到日自应圆。

(0)

无题和斗生二首·其二

巫山远在暮云中,愁隔春灯一点红。

莫道金刀难剪水,须知纨扇也惊风。

化为蝴蝶飞才并,除是鸳鸯睡不同。

最是游丝无赖甚,又牵春去过墙东。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