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亭驾波上,波影漾文檐。
飒沓诚可听,澄澈亦足忺。
溅衣借微风,饮鹿当夜蟾。
分明洞天路,只隔水晶帘。
危亭驾波上,波影漾文檐。
飒沓诚可听,澄澈亦足忺。
溅衣借微风,饮鹿当夜蟾。
分明洞天路,只隔水晶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瀑布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瀑布的动态美与静谧美。首先,“危亭驾波上,波影漾文檐”两句,通过“危亭”与“波上”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高耸入云、俯瞰波涛的壮丽景象。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着亭檐的倒影,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
接下来,“飒沓诚可听,澄澈亦足忺”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瀑布的声音与清澈的水色,让人仿佛能听到水流的潺潺声,感受到水的纯净与宁静,引发内心的愉悦和宁静之感。
“溅衣借微风,饮鹿当夜蟾”则进一步展示了瀑布的动态美,微风吹过,水珠轻拂衣裳,如同自然的轻抚;夜晚,鹿儿在月光下饮水,与瀑布形成和谐的画面,增添了几分野趣和神秘感。
最后,“分明洞天路,只隔水晶帘”两句,将瀑布与仙境联系起来,暗示瀑布背后隐藏着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洞天世界,只隔着一层透明如水晶的帘幕,激发了读者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探索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瀑布景观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层栏飞栋,压孤城临瞰,并吞空阔。
千古吴京佳丽地,一览江山奇绝。
天际归舟,云中行树,鹭点汀洲雪。
三山无际,眇然相望溟渤。
凤么遗响悲凉,故台今不见,苍烟芜没。
千骑重来初起废,缅想六朝人物。
岘首他年,羊公终在,笑几人磨灭。
一时尊俎,且须同赋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