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宝陀寺,直上妙高台。
前身德云主,今日长公来。
三生缘变化,万有归尘埃。
百年弹指顷,扰扰胡为哉。
南游宝陀寺,直上妙高台。
前身德云主,今日长公来。
三生缘变化,万有归尘埃。
百年弹指顷,扰扰胡为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诩所作,题为《妙高台》。诗中描绘了诗人南游至宝陀寺,登临妙高台的场景。妙高台位于寺庙之中,诗人以“直上”二字,生动地展现了攀登过程的直接与决心。
“前身德云主,今日长公来。”这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前身”概念,将自己比作过去的德云主,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对妙高台的向往。同时,“长公来”则体现了诗人作为当代人士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及对历史传承的尊重。
“三生缘变化,万有归尘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三生缘”这一佛教术语,暗示了生命轮回的无常与变化。而“万有归尘埃”则形象地描绘了世间万物终将归于虚无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
最后,“百年弹指顷,扰扰胡为哉。”这两句以时间的短暂和世事的纷扰,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使在百年的生命中,人们忙忙碌碌,却往往迷失了方向,不知为何而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结合佛教思想和哲学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和存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我有美酒起自斟,劝君一卮为君吟。
素衣未遂京尘化,绿鬓已受吴霜侵。
三巴涂路何嵚崟,五溪雾潦多毒淫。
虎豹夜啸裂崖谷,魑魅昼出矜山林。
身如槁叶堕幽阱,窅窅何啻千尺深。
无因剖胸出此心,一寸孤忠天实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