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从来不径由,穷崖今却伴猿愁。
栖栖宇内知师孔,吃吃人閒爱说侯。
昨夜撞钟搜句到,他年笼壁把名留。
崆峒麦熟关时事,此意还曾入咏不。
正大从来不径由,穷崖今却伴猿愁。
栖栖宇内知师孔,吃吃人閒爱说侯。
昨夜撞钟搜句到,他年笼壁把名留。
崆峒麦熟关时事,此意还曾入咏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四次寄意》之一,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独特见解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首句“正大从来不径由”暗示了诗人认为人生的正道并非常规可循,强调了个人选择的重要性。接下来,“穷崖今却伴猿愁”描绘了诗人身处困境,与猿猴为伍,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忧虑的情绪。
“栖栖宇内知师孔,吃吃人閒爱说侯”两句,通过“知师孔”和“爱说侯”两个形象,可能暗指诗人对儒家学说的尊崇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前者可能指的是孔子这样的圣贤,后者则可能指的是那些热衷于谈论权势的人。
“昨夜撞钟搜句到”写诗人深夜苦思冥想,寻找灵感,直至撞钟声响起。“他年笼壁把名留”则表达了诗人期望自己的文学成就能在后世留下痕迹的愿望。
最后两句“崆峒麦熟关时事,此意还曾入咏不”,以“崆峒麦熟”象征丰收和变迁,表明诗人关注社会现实,而这种关注也融入了他的诗歌创作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和对文学价值的坚守,展现了宋代理学家的风范。
沧江括地维,瀛海包天根。
赭山驾长虹,校与他山尊。
秦王昔驱石,一一皆东奔。
鞭此不为动,骨立余殷痕。
祇今数千年,独喜岿然存。
潮汐靡不由,终古相吐吞。
伊余董蔬导,出入宜穷源。
拿舟涉洪波,周历惊心魂。
幸使井里安,夷险非所论。
努力凌绝顶,列宿高可扪。
大江自西来,潮势互飞翻。
坡陀触潆洄,水石声相喧。
于兹悟治理,扼要先蛟门。
登顿跨龙脊,不觉烟岚昏。
涩滩南下九里曲,红雨锦鳞映波绿。
老渔家住山之南,作椮养鱼如养蚕。
终年持竿不离手,截江而取心尤贫。
西岸鸣榔应东岸,大罟云合人声乱。
挺叉纷从烟波入,溅沫飞涛走惊电。
细鬣巨鳞不知数,登盘更爱雪花粲。
楼头少妇取作羹,手执双鲤不忍烹。
放尔径渡桃花水,尺素凭寄千万里。
却羡生涯易足似渔家。
夫举网,妇拿槎,年年不负潭上花。
白马黄金勒,四足随风起。
千金买宝刀,六郡良家子。
朝齧阴山雪,暮饮长城水。
横行薄瀚海,一日能千里。
雪仇不顾身,报主宁恤死。
壮士悲暮年,良马惜暮齿。
坐老风尘中,穷年胡为尔。
月出沙碛黄,日落塞云紫。
独立横秋风,长嘶谢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