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桃无修干,芳桂无直枝。
世人悦心目,翻以屈曲奇。
缅彼百尺桐,高耸凌云姿。
攀折无傍依,菁华空尔为。
声色两俱淡,况复摇落时。
不惜焦作琴,为君理朱丝。
牙旷不可作,千秋谁与期。
夭桃无修干,芳桂无直枝。
世人悦心目,翻以屈曲奇。
缅彼百尺桐,高耸凌云姿。
攀折无傍依,菁华空尔为。
声色两俱淡,况复摇落时。
不惜焦作琴,为君理朱丝。
牙旷不可作,千秋谁与期。
这首诗描绘了夭桃和芳桂虽美但形态不规整,反而因其弯曲而受人喜爱。诗人以百尺桐树高耸入云却无人攀折,暗示真正的价值不在外表的奇特,而在内在的才能。他感慨即使才华如琴音,若无伯乐赏识,亦为空有声色。最后,诗人借典故表达对知音的渴望,感叹像牙旷这样的音乐大师已不可得,未来的知音何处寻觅。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被忽视和赏识困难的感慨。
竹多尘自扫。幽通径曲,禅房深窈。
空翠吹衣,坐对闲云舒啸。
寒木犹悬故叶,又过了、一番残照。经院悄。
诗梦正迷,独怜衰草。
幽趣尽属闲僧,浑未识人间,落花啼鸟。
呼酒凭高,莫问四愁三笑。
可惜秦山晋水,甚却向、此时登眺。清趣少。
那更好游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