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觞以献,三变其终。顾此非馨,尚达斯衷。
茅缩可致,神歆载融。始神翊周,拯溺除凶。
时维降祐,永绝兴戎。
贰觞以献,三变其终。顾此非馨,尚达斯衷。
茅缩可致,神歆载融。始神翊周,拯溺除凶。
时维降祐,永绝兴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邵的作品,名为《释奠武成王乐章》。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颂扬古代圣君、歌咏祭祀之礼的诗篇。
“贰觞以献,三变其终。”这里的“贰觞”指的是第二次奉上的酒,可能是祭祀或宴会中的一个环节。这种献酒的过程通常伴随着音乐和歌舞,通过“三变”表达了礼仪的庄重和变化。
“顾此非馨,尚达斯衷。”诗人在这里感慨于古代圣君的德泽虽已不再,但其美好之处仍旧流传,深入人心。"馨"字常指香气,这里可能比喻美好的名声或影响力。
“茅缩可致,神歆载融。”这两句描绘了祭祀时的盛况,祭品摆放得当,供奉得合宜,以至于神灵感到满足,心意相通。"茅缩"是指古代祭祀用的草制器物。
“始神翊周,拯溺除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君的崇敬之情。"翊周"可能意味着神灵环绕在周围,而"拯溺除凶"则是指消除了灾难与不祥。
“时维降祐,永绝兴戎。”这两句强调了圣君的恩泽如同天降之福,能够使国家长治久安,不再有战争的发生。"兴戎"特指战争或兵乱。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祭祀礼仪的描述,以及对古圣先贤美德的歌颂,表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理想的怀念与追求。
不候关征满岁归,邑人徒尔挽行衣。
肯将泪对残花落,应自心先去鸟飞。
官向长安多富贵,君当即日享轻肥。
绿槐阴合天街后,恰缀宸班拱帝晖。
寒威犹压晓,淑气已回春。
不道朱颜旧,刚怜华岁新。
震雷将出地,蛰户莫存身。
渐报莺花信,眉头日渐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