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过尽忠随进退,潜心高与古贤期。
吾儒造次必于是,何用凭轩始再思。
补过尽忠随进退,潜心高与古贤期。
吾儒造次必于是,何用凭轩始再思。
这首诗是宋代赵抃所作的《寄题袁教授思轩》。诗中表达了对袁教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学问追求的深沉思考。
首句“补过尽忠随进退”,意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保持忠诚和自我反省,不断修正错误。这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品质和学术追求的重视。
次句“潜心高与古贤期”,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景仰,希望自己的学术修养能够达到与古人相媲美的高度。这里不仅强调了对知识的渴望,也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后两句“吾儒造次必于是,何用凭轩始再思”,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态度。他认为,真正的学者在面对问题时,应当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而不是在事后再去反复思考。这不仅是对效率的追求,也是对实践精神的肯定,强调了行动力和决断性在学术探索中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赞美袁教授,展现了对学问严谨态度的推崇,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和学术追求的深刻思考。赵抃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了对知识、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理想人格和文化传承的追求。
东南富山水,杰气钟雁峰。
巨灵排屃赑,妙力开鸿濛。
断崖据险绝,峭壁凌寒空。
分岑献万状,转盼无一同。
或叠如锦缬,或铸如青铜。
或前如舞凤,或却如飞鸿。
或伏如卧虎,或矫如游龙。
并如兄语弟,差如儿对翁。
锐如笔露颖,岐如剪开锋。
二湫分大小,二灵俨西东。
古语聊近似,天巧难形容。
我久埋世埃,幸此拔天风。
应接费耳目,磈磊罗心胸。
有僧本儒家,伴我追云踪。
攀跻不知劳,指引殊未穷。
胡然便语别,问之以涕从。
为渠游兴尽,生我归意浓。
出计无草草,回涂复匆匆。
还此未了缘,邂逅须有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