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走舟安稳,逍遥若步虚。
晴烟迷白鹭,春水见浮鱼。
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
年丰村舍好,稚子学诗书。
岸走舟安稳,逍遥若步虚。
晴烟迷白鹭,春水见浮鱼。
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
年丰村舍好,稚子学诗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和谐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岸走舟安稳,逍遥若步虚。" 这两句通过对比,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自在之感。舟行岸上,通常意味着行动受限,但这里却显得异常平稳,仿佛是心境的轻松所致。
"晴烟迷白鹭,春水见浮鱼。"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明朗而生动的自然景象。阳光、薄雾、白鹭以及水中的游鱼共同构筑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感情。
"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桑树沿着斜坡生长,构成了一道天然的风景线,而人们的居所紧邻清澈的溪流,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环境。
"年丰村舍好,稚子学诗书。"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肯定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在一个农业社会中,丰收是幸福的象征,而孩子们学习诗书,则体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希望通过文化积累来提升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这种生活是安逸、自由且充满文化气息的,是一种超越物欲追求的精神境界。
故人书信越褒斜,新意虽多旧约赊。
皆就一麾先去国,共谋三径未还家。
荆巫夜隔巴西月,鄢郢春连汉上花。
半月离居犹怅望,可堪垂白各天涯。
风度龙山暗,云凝象阙阴。
瑞花琼树合,仙草玉苗深。
欲醉梁王酒,先调楚客琴。
即应携手去,将此助商霖。
洛阳归客滞巴东,处处山樱雪满丛。
岘首当时为风景,岂将官舍作池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