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十日迎归棹,已历长江及大湖。
晓上高亭更回首,五云直此是天都。
好风十日迎归棹,已历长江及大湖。
晓上高亭更回首,五云直此是天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归来,历经长江与大湖的壮丽景色后,在望湖亭上远眺的情景。首句“好风十日迎归棹”,以“好风”和“十日”渲染出归途中的美好氛围,仿佛连风都在为诗人归家而欢送,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喜悦的气氛。接着,“已历长江及大湖”,简练地勾勒出舟行千里的壮阔旅程,长江与大湖作为背景,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晓上高亭更回首”,描述了诗人清晨登上高处的亭台,回望来时路的情景。这里的“晓”字,不仅点明了时间,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与不舍。“更回首”,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与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最后,“五云直此是天都”,以“五云”象征吉祥与仙境,将望湖亭所在的地点比喻为人间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从归途的喜悦到登高回望的感慨,再到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情感层次丰富,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范家尚有釜生鱼,张家无鱼釜也无。
屠沽儿亦莫笑渠,渠有至富汝不如。
一翁冻吟拥竹炉,诸郎映雪夜读书。
山鬼来听鹤惊起,万壑无人霁月孤。
不论取官大门闾,始是经训为菑畬。
父子每腹百斛珠,出门掩鼻马牛裾。
西岘山光照旧庐,北湖水色漾新居。
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镜晨当扫黛初。
万壑千岩双不借,轻风细浪一夫须。
来书便当催诗雨,雪后灯前卷复舒。
都梁三日雪没屋,小船行水如行陆。
山阳一朝帆遇风,大船行水如行空。
昨来牵夫冻得泣,买芦燎衣芦自湿。
朝来牵夫皆上船,收缆脱巾篷底眠。
楼船忽然生两翼,横飞直过阳侯国。
千村一抹片子时,四岸人家眼中失。
似闻咫尺是杨州,更数宝应兼高邮。
青天万里当径度,不堪回首都梁路。
道乡先生有族子,卜筑富川弄江水。
更穿两沼磨碧铜,分种芙蕖了秋事。
一沼花白一沼红,新亭恰当红白中。
此花不与千花同,吹香别是濂溪风。